榕江县
榕江旧称古州,为江南八百州之一,隶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东经108°04′-108°44′、北纬25°26′-26°28′之间,位于湘黔桂三省结合部中心地带,东邻黎平县、从江县,西与雷山县、三都县接壤,北界剑河县,南接荔波县,自古有“黔省东南锁钥,苗疆第一要区”之称。全县总面积3315.8平方千米,辖6镇13乡、268个行政村,总人口35万人,其中,侗族、苗族、水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9.8万人,占总人口的85.14%。 榕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贵州省旅游优先发展区”、“红色革命老区”和“贵州省体操之乡”。县城内有红七军军部旧址、镇台衙门、两湖会馆、福建会馆、天下独一苗王庙等古建筑,榕江苗山侗水风景名胜区被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榕江县拥有A级民族村,寨4个、文物133处,民族风情及民间艺术独具一格,享有“风情浓郁、璞玉浑金、无迹不古、山水独秀”的美称。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全县下辖6个镇13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268个行政村。辖有古州镇、忠诚镇、寨蒿镇、平永镇、乐里镇、朗洞镇,栽麻乡、崇义乡、平江乡、平阳乡、两汪乡、八开乡、计划乡、仁里水族乡、三江水族乡、定威水族乡、兴华水族乡、水尾水族乡、塔石瑶族水族乡。
古州镇 | 大十字社区,梨子园社区,场坝社区,丰乐村,杨家湾村,头塘村,仁育堡村,石灰厂村,都什村,八吉村,高埂村,高台村,滚玉村,乌花村,三盘村,高懂村,料里村,高兴村,高文村,高武村,章鲁村,车江一村,车江二村,车江三村,寨头村,荫塘村,六百塘村,月寨村,口寨村,小堡村,马鞍村,打摆村,领真村,华优村 |
忠诚镇 | 忠诚镇居委会,忠诚村,王岭村,安乐村,宰章村,乐乡村,那腊村,苗本村,干烈村,盘踅村,定弄村,高扒村,高王村,正乐村,怎丢村,锡庆村,俾帮村,扣麻村,那龙村,高文村,俾堵村 |
寨蒿镇 | 寨蒿镇居委会,寨蒿村,维新村,大堡村,丰玉村,老鸦子村,卫城村,三洲村,寿洞村,高赧村,求寨村,扒王村,平堡村,便裳村,归裳村,票寨村,晚寨村,建卫村,平定村,乌公村,高表村,乃勇村 |
平永镇 | 平永镇居委会,平永村,阶你村,乔亥村,平由村,平寨村,俾吊村,冷里村,桥喜村,中寨村,龙塘村,柳兴村,乌婆村,归布村,呜凤村,马寨村,田坝村 |
乐里镇 | 乐里镇居委会,三联村,兴隆村,大寨村,本里村,保里村,上寨村,平相村,岑勒村,归洪村,高坪村,宰那村,大瑞村,小瑞村,乔勒村,归基村,那鲁村,力明村,高岗村,斗蓬村 |
朗洞镇 | 朗洞镇居委会,朗洞村,长寿村,宰林村,九懂村,色同村,高帮村,两福村,平地村,宰练村,盘假村,宰岑村,八书村,卡寨村,岑向村,定向村,色边村,岑最村,那谢村,高便村,高略村 |
栽麻乡 | 一村,二村,高洞村,大利村,苗兰村,小利村,八匡村,高扒村,归柳村,宰荡村,岭所村,丰登村 |
崇义乡 | 崇义堡村,普安村,敦仁村,富友村,下咸村,纯厚村,九歪村,归里村,宰寡村,大塘村,上咸村 |
平江乡 | 平江乡居委会,平江村,八瑞村,归利村,亚聋村,德腊村,巴鲁村,高鸟村,加会村,怀来村,田磅村,当鸠村,滚仲村 |
三江乡 | 怎冷村,乔由村,冷衣村,故衣村,乔乌村,乔来村,断颈龙村,分从村,长岭村,脚车村,有路村,四格村,有埃村 |
仁里乡 | 仁吉村,通倒村,太元村,公街村,党民村,乔腮村,摆赖村,寿昌村 |
塔石乡 | 塔石村,党相村,宰勇村,怎东村,同流村,乔央村,党细村,党调村,怎贝村 |
八开乡 | 八开乡居委会,八开村,摆柳村,党央村,摆水村,摆奶村,摆列村,都江村,高同村,亚类村,庙友村,格拢村,高随村,腊酉村,长寨村,分董村,高雅村,摆辽村 |
定威乡 | 定旦村,亚勇村,计水村,摆头村,格览村,功台村,控乃村 |
兴华乡 | 星光村,星月村,高旧村,乌秀村,摆乔村,摆吉村,摆贝村,高排村,田懂村 |
计划乡 | 加两村,乌虐村,加去村,加化村,摆底村,计怀村,计划村,摆拉村,摆王村,加早村,加退村,九秋村,加宜村,摆勒村 |
水尾乡 | 水尾村,水彭村,高望村,拉述村,上下午村 |
平阳乡 | 街上村,伍社村,丹江村,领培村,归备村,列辰村,俾友村,硐里村,塘啥村 |
两汪乡 | 两汪村,岑熬村,乌厦村,元帅村,空申村,空烈村,怎吉村 |
【历史沿革】 榕江,昔称古州。 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长期为中央王朝羁縻之地,为土官管理。 元至元二十年(1360年)置古州八万洞总管府,后改军民府,属思州安抚司。 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古州蛮夷长官司,属思州宣慰司;二十六年(1393年)置古州卫,寻废;永乐六年(1408年)设古州司流官吏目;十二年(1414年)以古州蛮夷长官司属黎平府。 清雍正五年(1727年)设开泰县承分驻古州;七年(1729年)设古州镇,置古州厅,以黎平府同知驻其地;乾隆元年(1736年)置古州兵备道;二年(1738年)移开泰县承分驻朗洞。 民国二年(1913年)改古州厅为榕江县,属黔东道;十二年直属于省;二十四年(1935年)属第十行政督察区;二十五年(1936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二十六年(1937年)以后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独山专区。 1952年,属都匀专区。 1956年,划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1958年将从江县并入。 1961年,将从江县分出。 1997年,榕江县辖6个镇14个乡,县政府驻古州镇。 2003年,辖6个镇、14个乡(其中6个民族乡),共有268个村委会,、14个居委会。 2006年8月25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车江乡,其原辖地划归古州镇管辖。 2007年,辖6个镇、13个乡(其中6个民族乡),268个行政村、14个居委会。 榕江县气候概况 榕江县地处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的边缘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河流深切,中间地势低落,山地特色明显。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均气温18.1℃,积温大于6500℃,降水量1200多毫米,年平均日照1300多小时,无霜期超过310天。空气质量优良,年日平均值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地名由来:1914年古州厅改县,遂以其地有榕树与江水为地理特征命名“榕江县”,属镇远道。据林溥《古州杂记》(载《黔南丛书》第5集第2册):“古州榕树最多,大者数围,荫蔽百亩。厅治南门外有五榕山一座,遍山皆榕。镇署各有数株,轮菌葱郁,冬夏不凋。故又名榕城。”是榕江以多榕树得名。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