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县


临猗古称郇阳,1954年由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而成。位居黄河中游秦晋豫金三角地带北沿,地理坐标:东经110°17′30.7″-110°54′38.9″,北纬34°58′52.9″-35°18′47.6″.东西阔55公里,南北长33公里,总面积1339.32平方公里。西临黄河,东望太岳,北屏峨嵋岭,南面中条山,地势平坦,无山无矿,是山西省的平川县。耕地150万亩,人口56万,辖9镇5乡2区,375个行政村。
【自然地理
临猗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和新兴的工业大县,全县形成了小麦、棉花、林果三大生产基地,苹果、梨枣、冬枣、葡萄、江石榴三条特色林带,化工、机械、针纺、食品、制药五大支柱产业,以及“一级路过境,二级路环网,三级路通村”的良好道路骨架。
临猗县的教育工作、文化工作、林业建设、村,民自治、绿化工作、学教活动受到国家表彰,是国务院批准的开放县,是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
【行政区划】
临猗县现辖9镇5乡,2个工贸区,375个村委会,550个自然村。
猗氏镇:总面积80.6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32个自然村,总人口 72079人,耕地56475亩。
临晋镇:总面积90.3平方公里,辖28个村委会,64个自然村,总人口 40596人,耕地66630亩。
东张镇:总面积89.3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28个自然村,总人口 34447人,耕地811135亩。
孙吉镇:总面积158.4平方公里,辖45个村委会,50个自然村,总人口56228人,耕地5678亩。
嵋阳镇:总面积67.5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总人口27866人,耕地3808亩。
七级镇:总面积73.1平方公里,辖31个村委会,39个自然村,总人口29634人,耕地3946亩。
耽子镇:总面积70.7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21个自然村,总人口23454人,耕地4000亩。
三管镇:总面积57.8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8个自然村,总人口19298人,耕地2916亩。
牛杜镇:总面积78.5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39个自然村,总人口35483人,耕地79995亩。
庙上乡:总面积78.8平方公里,辖25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总人口33270人,耕地5456亩。
北辛乡: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辖25个村委会,25个自然村,总人口33429人,耕地4687亩。
角杯乡: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辖31个村委会,37个自然村,总人口40774人,耕地5171亩。
北景乡:总面积121.1平方公里,辖24个村委会,40个自然村,总人口42089人,耕地5224亩。
楚侯乡:总面积72.3平方公里,辖21个村委会,28个自然村,总人口31652人,耕地4779亩。
闫家庄工贸区:总面积64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39个自然村,总人口24304人,耕地3096亩。
卓里工贸区:总面积48.2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24个自然村,总人口14822人,耕地1989亩。

猗氏镇 神后堡居委会,葡萄园居委会,双塔居委会,中城居委会,葫芦岛居委会,八角搂居委会,渠南居委会,西郊居委会,临化居委会,王村,兴教坊村,崇相西村,贵戚坊村,里寺村,翟村,关原村,杨原村,西荆阳村,南家庄村,百里店村,陈范屯村,东西屯村,黄斗景村,小杨村,大杨村,高家垛村,上里村,西张岳村,孙家卓村,陈家庄村,马营村
嵋阳镇 嵋阳村,祁任村,祁任庄村,西智光村,南智光村,任柳村,西祁村,东祈村,曹家营村,邸家营村,下朝村,上朝村,卫村,张家营村,阁头村,西任上村,令狐营村,白堂村,东堡村
临晋镇 临晋村,西关村,樊家卓村,云冲村,前胡村,太平庄村,西窑村,永乐屯村,张包村,张留村,下豆氏村,考早村,冯家卓村,过凡村,黑顺村,南连村,石家卓村,景家卓村,北大村,南大村,北月村,泉杜村,代村,许庄村,高运村,赵窑村,坑东村,坑西村
七级镇 七级村,留尚村,土牌村,辛冯村,孝子村,皮士村,东程村,西程村,樊桥村,樊桥屯村,吴村,南王村,北王村,小张村,靳家营村,文家营村,鲍家营村,麻家卓村,南永德村,太和庄村,辛卓村,柳枝村,北永村,令助村,张家卓村,北古城村,中和庄村,山东庄村,解村,王肖村,永德庄村
东张镇 街东村,街西村,西堡里村,夏里村,夹马口村,西仪村,新城庄村,兴善村,张仙村,杨杏村,冯留村,太丰村,积善村,社兴村,东莱庄村,次樊村,百里营村,西寺后村,樊哲村,芦底村,王家营村,红旗村,新民庄村,峪南村
孙吉镇 孙吉村,杨林村,辛圣村,程樊村,王显村,西赵村,张家村,郝家村,铁北村,卫阳村,南辛村,上元村,月高村,高村,三甲村,王午村,回龙村,西里村,北胡村,南胡村,贾寺村,东里村,丁村,大王村,小王村,引村,贾村,蔡村,蔡高村,兴隆村,天兴村,南周村,烟村,薛公村,周家村,北程村,安昌村,北百底村,北赵村,南百底村,南樊村,南赵村,屈村,师家村,杨董村
三管镇 三管村,向阳庄村,梁家庄村,新庄村,陆喜营村,东姚村,西姚村,师家庄村,王薛庄村,黄家庄村,李家卓村,王家卓村
牛杜镇 牛杜村镇、西村,东荆阳村,西水南村,香落村,何家庄村,王景村,姚村,铁匠营村,王寮村,慈阳村,官庄村,裴家营村,上庄村,下庄村,太范村,老堡村,杨中村,田村,杨妃村,杨家庄村,景滑村,东水南村,屈家庄村
耽子镇 堡里村,北畅村,北张村,耽子村,耽子庄村,东贾村,高堆村,后土营村,靳家卓村,柳村,柳家卓村,莫道池村,南畅村,潘家庄村,上王村,孙远村,孙远庄村,陶唐村,西窑里村,周家窑村
楚候乡 楚候村,王鉴村,百俊村,孙里村,黄仪南村,太侯村,董家庄村,南杨姚村,仁里村,张蒿村,赵家卓村,李汉村,北阳姚村,申村,南岳村,高头村,南村,东朝村,东三里村,西三里村,郭村
庙上乡 北贯村,好义村,南贯村,牌首村,山东庄村,白鹿村,北姚村,城东村,城西村,程村,东盛庄村,关仁村,吉令村,庙上村,南杜村,南姚村,渠下村,水头村,王上庄村,张庄村,新安庄村,新城堡村,薛家庄村,站东堡村,胥村
角杯乡 柴家庄村,东昝村,豆氏庄村,樊家营村,过卓村,吉家营村,角杯村,浪店村,潘后村,清池村,上豆氏村,石彪村,吴王村,西齐永村,西张村,西周吴村,杨范村,姚卓村,周吴村,东齐永村,古今屯村,宏土村,浪池村,潘西村,潘西庄村,西辛村,张家营村,西张吴村,小樊村,元上村,张郭村
北辛乡 北马村,北辛村,北杨村,北昝村,道场村,丁庄村,东卓村,甘露园村,乐善村,岭后村,泥坡村,泥坡儿村,平宜村,婆儿庄村,陶唐庄村,王申村,小陈村,姚村,姚村,庄村,义堂村,宅子村,张家坡村,赵村,卓逸村,左家庄村
北景乡 北景村,北里村,东里村,东张白村,景村,南景村,齐村,石家庄村,西里村,西张白村,张村,堡村,张村,大闫村,翟庄村,东闫村,高家庄村,贾庄村,焦家营村,景庄村,罗村,马家窑村,南庄村,尉庄村,小闫村
卓里工贸区 卓里村,福寿屯村,席家窑村,寺后村,霍村,武村,东屯村,西屯村
闫家庄工贸区 北大陈村,北岭村,贝支村,陈建庄村,陈庄村,峰仙村,建义庄村,李家庄村,南大陈村,南佃村,南薛村,上庄村,太和庄村,西陈翟村,张庄村,闫家庄村

【人口民族】
截止2010年8月,临猗县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壮族、苗族、藏族、布依族、纳西族等9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29人,满族12人,蒙古族3人,朝鲜族1人,壮族1人,苗族1人,藏族1人,布族1人,纳西族1人,共50人。人员居住分散,年龄整体较大。
截止2010年8月,临猗县有三种宗教教别,即基督教、天主教、佛教,共有信徒6538人,遍布全县十六个乡(镇、区)。宗教活动场所27处,其中基督教23处,天主教2处,佛教2处,宗教教职人员132人。
【历史沿革】
临猗县系1954年由原临晋、猗氏县两县合并而成,各取县名首字为今名。根据文物发掘,临猗县东部与西部皆有龙山仰韶文化遗址。尧舜时代,临猗县地近国都,皆为甸服之地。
夏属冀州之域。
殷商时,为“郇瑕氏之墟”。
西周为郇伯封地。
春秋时,猗氏、临晋均属晋。
战国时属魏。
秦分天下三十六郡,临猗属河东郡。
西汉二年,置解县及猗氏县,属司隶部河东郡。新莽时,属洮阳郡。
东汉时,属司隶校尉部。
三国时属曹魏。晋分天下为十九州,猗氏、解县属司州河东郡。
南北朝时期,属北朝元魏司州河东郡。
隋开皇三年,汾阳郡与绥化郡均罢,猗氏属蒲州。
唐武德元年,罢郡置蒲州,州治为桑泉,领河东、猗氏、桑泉、虞乡四县。元宝十三年,更桑泉为临晋,临晋县名自此始。
五代建置随唐,属河中府。
宋至道三年,猗氏、临晋属永兴军路河中府。金天德元年,猗氏、临晋属河东南路河中府。
元属晋宁路河中府。
明洪武二年,罢河中府,改属平阳府。
清属山西省河东道蒲州府。
民国元年废府,两县均直隶于省。
1947年,猗氏、临晋相继解放。
1949年2月15日,猗氏、临晋属晋南行署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运城专员公署。
1954年8月,临晋、猗氏两县合并为临猗县,县治设猗氏城。
1958年10月,属晋南专员公署,将临猗并入运城,1959年10月复分出。
1970年,属运城地区行署。
2001年运城撤地设市后,临猗县属运城市管辖。

临猗县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冬季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相对集中,但常有不同程度的伏旱;秋季一般多连阴雨天气。全县日照时间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271.6小时,全年日照总辐射量为123.9千卡/平方厘米。全县历年平均气温13.5°C,年平均最高气温19.7°C,极端最高气温42.8°C,为全省之冠。全县年平均降水量508.7mm,降雨量以冬季最少,春季次之,夏季高度集中,秋季又明显减少。干旱、冰雹、暴雨和干热风等是常见的天气灾害。

精选留言

运城临猗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