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县
盐源县位于四川省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面积8398平方公里,约有35.6万人(2012)。盐源县位于东经100°42′09″-102°03′44″,北纬27°06′31-28°16′31″之间。东隔雅砻江与西昌市、德昌县、米易相望,南接盐边县,西连云南省宁蒗县,北与木里藏族自治县、冕宁县山水相连。截止2012年,盐源县幅员面积8398.6平方公里,人口35.6万人。 隶属四川省,县内蕴藏着盐、铁、金等41种矿产资源;生息着黑顶鹤、熊、獐子等多种珍稀动物;盛产苹果、金边瓜子等名优特产,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原四川省人大主任何郝炬同志曾这样题词盐源:“扼山川之胜,据湖海之览,拥盐铁之利,具林木之长”。 【物产资源】 境内蕴藏着盐、铁、煤、金、铜等41种矿产资源;生息着黑顶鹤、熊、獐子等多种珍稀动物;盛产苹果、金边瓜子等名优特产,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 【旅游资源】 盐源山川秀美,境内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民风淳朴。有中外闻名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神秘女儿国”泸沽湖;有被称为“乾坤奇经”的公母山;还有热水潭温泉。盐源县居住着21种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绚丽多彩的文化和民风民俗,如彝族火把节的各种歌舞、斗牛、抢羊等活动;泸沽湖畔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甲搓舞;以及色彩艳丽的民族服饰,风味独特的民族美食等。 盐源县旅游景点还有西南最大的苹果产业化基地、宝清林海公园及扎拉山原始森林、以及金河溶洞和温泉、柯登溶洞、泸沽湖拖落尼柯溶洞、前所温泉、马扎山原始森林等正待开发的景点。 【土特产】 珍贵药材盐源县所产珍贵药材种类丰富,有贝母、大黄、五味子、当归、南星、丹皮、丹参、山楂、乌梅等上百科名贵药材,可入药的植物1400多种;有动物药材熊胆、麝香,水獭、羌活鱼等13种。 珍稀野生菌类盐源境内有松茸、蘑菇、木耳、鸡综、牛肝菌、鸡油菌等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名。 苹果盐源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苹果生产基地,全县拥有果园15万亩,年产量达1.5亿斤,占四川苹果总产量的60%。由于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盐源苹果具有皮薄、肉嫩、香、脆、甜的最佳口感和上市早的特点,以果大、色鲜、味美、无污染而博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多类品种获得省优、部优优质产品称号。其中,红星苹果被农业部批准为优质农产品,长富2#苹果先后两次被中国农业博览会评为第三名,金冠、红富士苹果被评为四川省优质果品。 金边白瓜子金边白瓜子出自一种俗名为“砍皮瓜”的南瓜,瓜子洁白,皮的边缘有一圈独特的金边、粒大饱满,营养丰富,是接待宾客、赠送亲友的佳品,也是榨油的原料,驰名中外,每年产量在100万公斤以上。 花椒盐源是花椒盛产地之一,品种有正路和大红袍。由于独特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盐源花椒具有纯香和麻味足的特点,是川菜必备的佐料,全县种植花椒8.5万余亩,年产商品椒150万公斤。盐源花椒以其上乘的质量,在许多大中城市占有一席之地。近年来,沿雅砻江一带,因气候适应,种植了九叶青花椒,面积约上万亩,色、香、味均不亚于金阳青花椒。 【行政区划】 截止2012年,盐源县辖8个镇、25个乡、1个民族乡:盐井镇、卫城镇、梅雨镇、白乌镇、树河镇、黄草镇、平川镇、泸沽湖镇、双河乡、干海乡、下海乡、棉垭乡、甘塘乡、马鹿乡、藤桥乡、田湾乡、德石乡、大河乡、盐塘乡、巫木乡、大草乡、博大乡、金河乡、右所乡、巴折乡、阿萨乡、长柏乡、桃子乡、盖租乡、前所乡、沃底乡、大坡蒙古族乡、洼里乡、梅子坪乡。
盐井镇 | 政府街社区,太平街社区,润盐东街社区,太安村,太平村,菜园村,盐灶村,花碉村,三根桥村,龙口河村,刘家坪村,泡尔湾村,大槽村,公母山村 |
卫城镇 | 街道居民委员、会打柴坡村,大堰沟村,罗家村,北门村,东关村,中河村,西街村,城门洞村,大窝村,半山村,比古村,磨盘村,岔河村,香房村 |
梅雨镇 | 街道居民委员、会虾耙沟村,杉八窝村,小河边村,八家村,梅雨堡村,娃儿嘴村,双狮村,三沟村,黑山村,金山村,西家坪村,树子洼村 |
白乌镇 | 白乌村,三棵树村,柯登村,足木村,长麻村,面坝村,山门村,卡拉坝村,牦牛圈村,马坝村,长坪子村,宝清村 |
树河镇 | 核桃坪村,大水田村,白岭岗村,石门坎村,草坪村,团山村,春天坪村,竹林村,小槽村,官房村,麦地村 |
黄草镇 | 岔秋村,泡木林村,黄草坝村,老麦沟村,元宝村,黄腊沟村,格郎河村,王家坝村,达卡村,小黄草村 |
平川镇 | 平川村,禄马铺村,土工铺村,灰折村,杉树坪村,麦盛库村,园田村,青天村,庙子山村,海子村,嘎洛村,糯米沟村 |
泸沽湖镇 | 木垮村,多舍村,匹夫村,海门村,布树村,山南村,直普村,舍垮村 |
双河乡 | 杨柳桥村,黄沙沟村,五洞桥村,凤凰山村,小堡子村,古柏村,杨柳塘村,潘家坝村 |
干海乡 | 龙塘村,滑泥村,盐河村,鱼脊村,蔡家坪村,柳树湾村,马场村,十五股村,拦河村,福利院生活区、良种场生活区 |
下海乡 | 上海村,龙泉村,沙坝村,清水河村,下海村,二道沟村,龚家沟村,果场生活区 |
棉桠乡 | 核桃园村,汪家山村,清水村,塘泥湾村,木邦营村,绵垭村,狐狸洞村,棉桠林场生活区、牦牛山牧场生活区 |
甘塘乡 | 白条河村,大堡村,松坪村,甘塘村,顺河村,茅坪子村,海子村 |
马鹿乡 | 大坪子村,芭蕉湾村,上荒田村,下荒田村,五台山村 |
藤桥乡 | 荞地村,藤桥村,麻柳村,荞山村 |
田湾乡 | 沿江村,吉隆村,蘑菇村,德壁村 |
德石乡 | 德石村,摸鱼村,赶马地村,槽房村,老村子村 |
大河乡 | 北山村,虎跳岩村,马鹿塘村,大园子村,坪坝村,李子村,甲花村 |
盐塘乡 | 郑家田村,地来角村,坝窝村,腊子沟村,庄子村 |
巫木乡 | 冬瓜林村,花龙村,杨家坪村,大拉箩村,耳如村,巫木河村 |
大草乡 | 挤瓜瓜村,水简坪村,水草坝村,沙拉地村,麦架坪村,柏杨村,石花村 |
博大乡 | 几坡村,马道子村,甘生村,西沟村,砖楼村,红岩子村 |
金河乡 | 温泉村,得力铺村,松树坪村,田坝村,麦地沟村,干海子村,深沟村 |
右所乡 | 花果村,大村,五道河村,塌耳堤村,跑马村,南山村 |
巴折乡 | 卖米寨村,双堡厂村,篾丝箩村,干沟村,巴折村,马丝箩村,麻纱纱村 |
阿萨乡 | 马桑坪村,大树子村,阿梯坝村,马鹿村,和平村,河坝村 |
长柏乡 | 黑地村,中梁子村,长柏村,故支村,荞满村,柏杨村,扶马村,秧脚村 |
桃子乡 | 草麂村,桃子村,甲米村,玻璃村 |
盖租乡 | 盖租村,阿石村,回项村,马扎村,格洼村,碧基村,三家村 |
前所乡 | 上村,中村,逗乐河村,龙洼村 |
沃底乡 | 瓦渣村,黑支落村,大湾子村,甲拉村,曲米村,巴拉喜村,大圈村 |
大坡蒙古族乡 | 大地村,吉米村,格居村,拉牯村,花椒坪村 |
洼里乡 | 新街子村,老街子村,庄房村,岔落村,解放沟村,木落角村 |
梅子坪乡 | 甘家沟村,梅子坪村,甘家堡子村 |
【历史沿革】 商周及战国之时,为西南夷笮人游牧之地。 西汉元鼎六年(111年)正式置定笮县、大笮县,隶属越郡。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南征后,大笮县并入定笮县。 晋及南北朝仍置定笮县。 北周天和五年,改定笮县为定笮镇,隶属严州。 隋代,定笮镇仍置。 唐武德二年(619年)置昆明县,隶属州。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唐征讨松外夷人,在其地设昆明县。至德元年昆明、昌明二县为吐蕃所占据。 唐观元十六年,唐收复昆明县,昌明县废治。 咸通六年后,南诏占据昆明县,改设为香城郡。 大理时期,香城郡废治,为部落如库部所据,隶属善巨郡。 元至元十四年,如库部内附,立盐井管民千户,至元十年增设金州。至元十七年改盐井管民千户为闰盐州,以俪俪部设普东州,隶属德平路。至元二十七年,立柏兴府,合并普乐、闰盐为州。改金州为金县,并隶柏兴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柏兴府改隶云南布政使司。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降柏兴府为柏兴州。洪武二十六年(1392年)废柏兴州,改置盐井卫军民指挥使司,领辖打冲河中左千户所、马剌长官司。 清初仍置盐井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盐井卫改置盐源县,并将盐源原辖阿所拉地划设盐边厅,隶属宁远府。盐源县瓜别设别安抚司。 民国元年(1912年),(仍设盐源县,并将盐中(西昌市佑君镇)划属盐源县管辖。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盐源县隶属第十八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八年(1937年)隶属宁属屯垦委员会。 1950年盐源隶属西昌专区。 1952年盐源县城由卫城迁治盐井。 1964年改为盐源彝族自治县。 1978年随西昌地区并入凉山州,复名盐源县。 1996年,盐源县面积8376.4平方千米,人口28.9万人,其中汉族占47%,彝族占45%,蒙古族占5%。辖8个镇、25个乡:盐井镇、卫城镇、梅雨镇、平川镇、黄草镇、白乌镇、泸沽湖镇、树河镇、双河乡、干海乡、下海乡、棉桠乡、博大乡、桃子乡、前所乡、梅子坪乡、巴折乡、阿萨乡、右所乡、大坡蒙古族乡、长柏乡、洼里乡、沃底乡、金河乡、盖租乡、大河乡、盐塘乡、田湾乡、藤桥乡、大草乡、甘塘乡、马鹿乡、德石乡。县政府驻盐井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盐源县总人口313765人,其中:盐井镇35328人,卫城镇19596人,梅雨镇21431人,白乌镇16533人,树河镇9260人,黄草镇13445人,平川镇14124人,泸沽湖镇10633人,双河乡18786人,干海乡15497人,下海乡9182人,棉桠乡13014人,甘塘乡6929人,马鹿乡3224人,藤桥乡3492人,田湾乡3180人,德石乡3667人,大河乡8623人,盐塘乡8471人,大草乡5265人,博大乡6767人,金河乡7831人,右所乡6795人,巴折乡5073人,阿萨乡3878人,长柏乡10513人,桃子乡4911人,盖租乡6008人,前所乡6208人,沃底乡6204人,大坡蒙古族乡3758人,洼里乡3749人,梅子坪乡2390人。 2004年,盐源县辖8个镇(盐井、平川、卫城、梅雨、黄草、白乌、泸沽湖、树河)、25个乡(双河、干海、下海、棉垭、博大、桃子、前所、巴折、阿萨、右所、长柏、洼里、沃底、金河、盖租、大河、盐塘、田湾、藤桥、大草、甘塘、马鹿、德石、巫木、梅子坪)、1个民族乡(大坡蒙古族)。 盐源县气候概况 盐源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全年无霜期201天,年均气温12.1℃,最高温度30.7℃,最低温度零下11.3℃。县境冬春干旱,夏秋雨量集中,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典型立体气候特征,年均降水量855.2毫米。地名由来:盐源则为大理国所据,称贺头甸,意为出盐的地方。《汉书·地理志》:越嶲郡定筰县“出盐”。《元和郡县志》卷32嶲州昆明县下云:“盐井,在县城中。今按取盐先积柴烧之,以水洒土,即成黑盐。”其后,元置闰盐州,明置盐井卫,清改盐源县,皆以产盐得名。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