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

汉源县位于大渡河中游,四川省雅安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2°16′-103°00′,北纬29°05′-29°43′。全境东西长71.4千米,南北宽70.1千米。东邻乐山市金口河区和眉山市洪雅县,南连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西靠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和雅安市石棉县,北接雅安市荥经县,历为通往雅、康、宁交通咽喉,成昆铁路、京昆高速、国道108线、省道306线横穿境内,是川西交通次枢纽。县城驻富林镇,距省会成都市210千米,距雅安市81千米。
汉源县是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革命老区县、国家重点工程瀑布沟水电站库区移民重点县。全县幅员面积2388平方千米,辖30个乡镇(5个少数民族乡),现有行政村,204个、社区,6个。全县总人口32万,其中城镇人口3万,农村,人口29万;共有汉、彝、藏、回等17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0%。
【移民工作】
瀑布沟水电站建设涉及汉源库区移民近10万人。其中,县外安置移民3.4万人,安置到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雅安6市31个县(市、区),于2007年5月全面完成。县内安置移民6万余人已大多数完成,搬迁重组复建79家企业已全部完成,累计完成库底清理建构筑物395万平米;县城整体搬迁至萝卜岗,新建大树、小堡、万工、富泉、市荣、白鹤6个集镇、31个集中安置点,基本完成移民搬迁安置。深溪沟水电站、枕头坝水电站、永定桥水库规划安置移民856人,已界定移民831人,安置313人。
【自然资源】
交通运输:汉源历为通往康藏、宁属之咽喉。古代,有三条通往境外的驿道。清溪道,又名牦牛道,是南方丝绸之路北端之一段,过境132.5公里;清嘉道,是通往嘉定(今乐山)的重要大道,过境124公里,有盐道之称;沈黎道,是连接四川盆地和康藏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过境77.5公里,有“茶路”之称。现今,成昆铁路过境17公里,县境内有汉源火车站和长河坝火车站,是目前雅安市唯一拥有铁路交通的县。京昆高速公路雅攀段过境46公里,年底正式通车,距雅安90公里、半小时直达,成都200公里、西昌210公里、2小时直达。国道108线、省道306线过境118公里,乐汉高速公路年内开工建设。84平方公里汉源湖平均宽度1.1公里,属深水航道,具备通航能力,库周6个码头基本建成;县内28个乡镇通乡公路已硬化228公里,通车里程达388公里,初步形成铁路、公路纵横的交通网络体系。
能源资源:一是水能资源。汉源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598万千瓦,可开发量509万千瓦。已开发利用小水电装机容量7万千瓦;国家“十一五”开工重点项目、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装机360万千瓦的瀑布沟水电站已全面建成并投产;装机66万千瓦的深溪沟水电站2台机组已投产,年内4台机组全部投产;装机72万千瓦的枕头坝水电站正在建设。二是太阳能、风能开发前景广阔。
生物资源:全县农村,总耕地面积24万亩。盛产水稻、蒜薹、玉米、马铃薯、红薯等农作物;汉源花椒畅销全国、享誉中外;四季鲜果不断,枇杷、樱桃、杏子、桃、李、梨、苹、桔、橙、桂圆、葡萄、黄果柑、核桃、板栗等琳琅满目,色彩斑斓;蒜薹、大蒜、芸豆、豌豆、南瓜、蕃茄、莲花白等蔬菜常年出新,畅销全国。境内还有银杏、楠木、香樟、云杉等珍贵树种和大熊猫、小熊猫、扭角羚等珍稀动物。
矿产资源:全县现有矿产资源33种。其中,铅、锌、铜、锰、钴、镍、砂金、褐铁、钛铁、赤铁、磁铁、银、镉、锡石等金属矿13种;硫铁、煤、磷、菱镁、石灰石、花岗岩、高岭土、石膏、方解石、长石砂岩、水晶、冰洲石、石棉、莹石、雄黄、辰砂、白云岩、粘土、页岩、砂石等非金属矿20种。已探明储量矿种:铅锌矿现有地质储量为1713万吨;锰矿现有地质储量为4万吨;钴、镍矿,金属储量为1.1万吨;煤矿现有地质储量为2091万吨;磷矿现有地质储量为2.4亿吨;菱镁矿现有地质储量为67万吨。
旅游资源:汉源历为“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有至今保存完好的古牦牛道、灵官道,有河南站、清溪峡等景点;孔明南征、太平天国、红军长征、民族抗战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境内现存保持原风貌的乐西公路约100公里。有清溪、九襄、宜东、富庄、皇木等古镇,有清溪文庙、九襄石牌坊、河南万安桥、万里魁星楼、后域白云寺等古建筑。县内有丰富的阳光资源,还有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84平方公里的汉源湖、九襄花海果都,以及轿顶山、龙塘山、金钟山、佛静山、河西溶洞和旭河等景点,是理想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
【行政区划】
全县原辖10个镇、20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富林镇、九襄镇、乌斯河镇、宜东镇、富庄镇、清溪镇、大树镇、皇木镇、唐家镇、富泉镇、大田乡、河西乡、前域乡、后域乡、富乡乡、梨园乡、三交乡、双溪乡、西溪乡、建黎乡、安乐乡、万里乡、马烈乡、河南乡、晒经乡、料林乡、小堡藏族彝族乡、片马彝族乡、坭美彝族乡、永利彝族乡、顺河彝族乡。
富林镇 饮泉路社区,西园社区,流沙河社区,广源村,附城村,农政村,民建村,麦地村,鸣鹿村
九襄镇 九龙桥社区,梨城路社区,民主村,满堰村,大木村,周家村,刘家村,清泉村,梨坪村,河西村,堰坪村,枣林村,百挑村,后山村,凉山村,红光村,三强村,幸福村,梨花村,大庄村,堰沟村,上堰村
乌斯河镇 复兴村,大堡村,甘密村,沙觉村,贾托村,万里村,苏古村
宜东镇 天罡村,茂盛村,长荣村,广安村,大安村,群安村,众安村,永定村,关华村,新市村,富乡村,海银村,银安村
富庄镇 富庄村,河东村,永兴村,果园村,联络村
清溪镇 新黎村,富民村,顺利村,西河村,虎岗村
大树镇 新民村,富华村,新村,新沟村,中坝村,海螺村,大瑶村,麦坪村,摆鱼村
皇木镇 万盛村,光荣村,松坪村,岩口村,三合村,红花村,富有村,石沟村
大田乡 新堰村,木林村,新中村,向阳村,建设村,胜利村
唐家乡 集贤村,新场村,合同村,洪水村,小关村,联合村,五里村
富春乡 黎家村,苟云村,富源村,楠木村,榨叶村
河西乡 香林村,羊山村,龙塘村,庄子村
大岭乡 青岗村,海子村,尚礼村,西南村
前域乡 白鹤村,全合村,永康村,康云村,前锋村,金银坪村
后域乡 白云村,青山村,全新村,大坪村,张湾村,千峰村,新坪村
大堰乡 林政村,新林村,同义村,太红村,槽路村,海亭村
两河乡 双江村,富康村,五星村,青林村,赵院村
富乡乡 富和村,富厚村,富湾村,富强村,富洪村
梨园乡 大树村,栗园村,三江村,大地村
三交乡 三交村,高桥村,汉恩村,永和村,河坝村
双溪乡 松合村,申沟村,涂家村,木楠村,东乐村,柴坪村
西溪乡 平河村,松江村,合江村,陈河村,民安村,新立村
建黎乡 永安村,同心村,同明村,启明村,双坪村
市荣乡 四农村,前进村,共和村,太坪村,红砂村,富塘村,桃坪村,新乡村
富泉乡 兰加村,大农村,香树村,胡叶村,建全村
万工乡 万场村,双合村,下堰村,管山村,金岩村
安乐乡 洪福村,洪顺村,治安村,安乐村,红岩村,和平村,鹤梧村,水沟村
万里乡 建坪村,富泉村,坪安村,沙坪村,里坪村
马烈乡 马烈村,深溪村,方村,新华村,新合村,三坪村
白岩乡 中海村,双海村,两河村,伏龙村,桃弯村,虫林村,向明村
青富乡 青富村,富贤村,新建村
桂贤乡 桂荣村,银政村,中心村,木甘村,松林村,大维村
河南乡 河南村,盐井村,竹山村,顺坪村,平等村,大湾村,柏树村
晒经乡 晒经村,李子村,新龙村,先锋村,波洛村
料林乡 料林村,新塘村,白玉村,铁厂村,马落村,大林村
小堡藏族彝族乡 团结村,丁家村,汪家村,解放村,铁口村
片马彝族乡 片马村,大营村,富银村,然莫村,茶林村,万坪村
坭美彝族乡 和爱村,万林村,林罗村,万福村,横山村,凤窝村,石泉村,火地村
永利彝族乡 竹坪村,莫朵村,马坪村,古路村,万家村,杉树村
顺河彝族乡 板羊村,大岩村,洛耳村,南山村,纳尔村,觉托村
【历史沿革】
汉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汉源县古名笮都,属蜀国。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设蜀郡,属蜀郡管辖。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南夷,以笮都为旄牛县置沈犁郡,郡治旄牛,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制历史。
汉武帝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撤沈犁郡入蜀郡。
东汉延光二年(123年),旄牛县治迁至今九襄镇。
东汉中平六年(189年),改蜀郡为汉嘉郡,旄牛县隶之。以后历代在此设郡、州、县等。
隋仁寿四年(604年),以汉源之名于今九襄镇置汉源县。
元、明为黎州安抚司。
清雍正七年(1729年),改称清溪县。
民国3年(1914年),因清溪县与贵州省的青溪县同名同音,复改名汉源县。
1950年3月汉源解放,县城由清溪迁至九襄,属西康省雅安专区。
1952年10月,县政府驻地迁富林。
1955年10月,西康省并入四川省,汉源县属四川省雅安地区。
2000年12月撤地设市,汉源县隶属四川省雅安市。
2004年,汉源县辖8个镇(富林、九襄、皇木、宜东、富庄、清溪、大树、乌斯河)、27个乡(大田、唐家、富春、河西、大岭、前域、后域、大堰、两河、富乡、梨园、三交、双溪、西溪、建黎、市荣、富泉、万工、安乐、万里、马烈、白岩、青富、桂贤、河南、晒经、料林)、5个民族乡(小堡藏族彝族、坭美彝族、永利彝族、顺河彝族、片马彝族)。
2009年5月到11月,历经酷暑和金秋,汉源农村,移民6个集镇、31个安置点和2个分散安置区。
201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汉源县撤销万工、青富、市荣、白岩、桂贤、富春、大岭、大堰、两河、建黎、富泉和唐家等12个乡建制,扩大13个乡镇行政区域。乡镇行政区划建制由原来的8个镇、32个乡调整为10个镇、20个乡(其中5个少数民族乡)。
汉源县气候概况
汉源位于大渡河中游两岸,为四川盆地与西藏高原之间的攀西河谷地带,汉源地处横断山脉北段东缘,海拔在550米至4021米之间,东端的白熊沟与大渡河汇合处最低,西北部与泸定县交界的马鞍山最高。东北缘是邛崃山余脉南支大相岭,西北缘是邛崃山余脉飞越岭,南面是大凉山群峰。
汉源四周环山,谷深岭高,加之大相岭东北亘阻,汉源有大凉山北部大陆气候特点,高地寒冷,河谷炎热,雨量偏少且不均,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显著,瀑布沟人工湖形成后汉源气候将变得更加独特。县城年平均气温17.9度,无霜期300天,日照时数1475.8小时,年活动积温5844.7度,年均降雨量741.8毫米。汉源县属于北温带与季风带之间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暖夏热,四季分明。四周环山,谷深岭高。

精选留言

雅安汉源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