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

东辽区位独特,处辽源、长春、沈阳等城市快速发展区域轴心带上,到长春100公里;到沈阳190公里;地处东经124°49′59″~125°34′40″,北纬42°36′45″~43°13′33″,县城距辽源市区10公里。国道303线、四梅铁路纵贯东西,辽西铁路、长辽高速、辽西高速、辽长铁路横贯南北,发达的交通体系构建了跨越赶超的快车道,打开了东北腹地进关入海的物流新通道。 东辽县地貌似蚕形,东部多山,西部以丘陵为主,中部丘陵及河谷平地间布,便江、永乐江横贯县境。东部为罗霄山脉余脉,自七甲乡入境,走向龙形市、大布江,形成以中山为主的山地地貌;东南部为罗霄山八面山余脉,自鲤鱼塘镇原千冲乡入境,向北延伸,横亘县境中东部,插入于茶永盆地,形成中低山、高丘为主的组合型地貌。 东辽县属于半湿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东辽县年日照时数为2504.2小时,年日照率为57%。东辽县年平均温度5.2℃,年降水量为658毫米,夏季雨热同季。地名由来:本海龙厅西围场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析置西安县,治老虎嘴,即今东辽县西北老虎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移治大兴镇(今辽源市)。1956年改名东辽县。行政区划:2012年,东辽县下辖9个镇、4个乡:白泉镇、渭津镇、安石镇、辽河源镇、泉太镇、建安镇、安恕镇、平岗镇、云顶镇、凌云乡、甲山乡、足民乡、金州乡。

白泉镇新城社区,中城社区,镇南社区,站前社区,东桥社区,西桥社区,万兴社区,树安村,青龙村,兴隆村,兴泉村,清河村,仁爱村,和平村,赵家村,永清村,保善村,集贤村,连泉村,德忠村,安全村,安池村,白泉村,柳树村,光明村,明义村,东柳村,西柳村
渭津镇津城社区,尚义村,乔家村,宫家村,渭滨村,桦皮村,福胜村,增福村,福录村,福民村,陈家村,牟家村,年丰村,大榆村,恭和村,正俗村,前凉村,后凉村,三星村,仁恕村,小良村
安石镇安昌社区,增产村,东道村,乐群村,永长村,路岗村,尚志村,众志村,先进村,前香村,中香村,后香村,朝阳村,大兴村,文化村,石峰村,牛心村,芦丰村,依云村,湾月村,河北村,菠叶村,杏木村,草庙村,柳河村
辽河源镇辽河社区,久安村,腰堡村,长治村,大架山村,合兴村,荣华村,潘家村,任家村,太安村,英武村,培英村居安村,丰岗村,保安村,福安村,新泉村,中宁村,泉涌村,金星村,北化村,怀安村,新城村,育英村,快乐村,安城村,东平村,康宁村,公平村,安平村,前平村,安西村,永平村,福兴村,安中村,安北村,安乐村
泉太镇六马社区,德丰村,德仁村,德智村,三树村,马良村,六马村,黎明村,长西村,杏树村,大顶村,新农村,老营村
建安镇新兴社区,安仁村,亮甲村,革新村,安义村,向荣村,育仁村,万英村,杨树村,忠实村,化川村,向化村,富水村,营厂村,大湾村,井福村,东壁村,安山村,金波村,香泉村,永胜村,力耕村,榆泉村,双山村
安恕镇兴业社区,富民社区,杏山村,黄羊村,车道村,岳家村,乌龙村,花园村,曲家村,毕家村,北安村,小城村,城仁村,关门村,乌鸣村,李趟村,泉眼村,石驿村,大道村,彩岚村,长兴村
平岗镇北山社区,桥南社区,长安社区,安民社区,大营社区,长平社区,前进村,石咀村,承恩村,身安村,共安村,平安村,悦安村,榆田村,老龙村,大营村
云顶镇兴华社区,李店村,中泉村,河信村,杨家村,进步村,云顶村,杂木村,水缸村,双城村,湾河村,西元村,金山村,东沟村
凌云乡平川村,山良村,柳叶村,化龙村,化新村,玉田村,二道村,人和村,会民村,凌镇村,万平村,启富村,付安村,双龙村,文官村
甲山乡义方村,三阳村,下湾村,甲山村,山西村,左家村,四合村,大台村,五龙村,千两村,正义村,协力村,明道村
足民乡解放村,金星村,三道村,高粮村,平岭村,禾秀村,明德村,方林村,新民村,强国村,五星村,安良村,安和村,安民村,尚贤村,安兴村,庆春村
金洲乡金洲村,德林村,大度村,丛仁村,福善村,双福村,德志村,新正村,新华村,新乐村,新英村

历史沿革:东辽县设于1902年,建县伊始定名为“西安县”。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置西安县,属奉天海龙府,1914年属奉天省,1941年属四平省,1945年属辽北省,1948年划县城区及矿区析置西安市(今辽源市)。1954年划归吉林省。1956年更名东辽县,属怀德专区(后属公主岭专区),1958年属四平专区。 1945年8月31日,中华民国37年,将西安县改称为北丰县,但因解放战争爆发,而未能实施。 1956年8月1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将西安县改名为东辽县。 1980年1月29日国务院(国发[1980]27号)批准,1980年2月12日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吉革发[1980]34号)通知:撤销东辽县,其行政区域并入辽源市管辖。 1983年10月8日国务院(国函[1983]214号)批准,1983年10月20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发[1983]247号)通知:恢复东辽县,以原东辽县并入辽源市的地区为其行政区域。 1987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7]2号):东辽县驻地由辽源市迁至东辽县的白泉镇。 1996年,东辽县面积2391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辖12个镇、7个乡:白泉镇、渭津镇、安恕镇、平岗镇、金岗镇、泉太镇、建安镇、安石镇、辽河源镇、寿山镇、石驿镇、云顶镇、凌云乡、石河乡、甲山乡、足民乡、金州乡、椅山乡、宴平乡。县政府驻白泉镇。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396121人,其中:白泉镇45652人、渭津镇32486人、安石镇18836人、辽河源镇26304人、泉太镇19051人、建安镇32531人、安恕镇18273人、平岗镇28830人、金岗镇14722人、寿山镇19596人、石驿镇11160人、云顶镇19293人、凌云乡19766人、甲山乡15557人、足民乡19510人、石河乡10132人、金洲乡15293人、乙山乡13850人、宴平乡15279人。 2003年3月21日,吉林省民政厅(吉民行批[2003]5号)批复,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金岗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白泉镇;撤销石河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建安镇;撤销椅山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安石镇;撤销石驿镇,将其所辖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到安恕镇。 2003年末,全县面积2396.92平方千米。总户数118374户,总人口38.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4万人,占总人口的80.9%。辖10镇5乡:白泉镇、渭津镇、安恕镇、平岗镇、泉太镇、建安镇、安石镇、辽河源镇、寿山镇、云顶镇、凌云乡、甲山乡、足民乡、金州乡、宴平乡,共有259个行政村。 2005年2月16日,吉林省民政厅(吉民行批[2005]6号)批复,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宴平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划归辽河源镇管辖,镇政府迁至原宴平乡政府驻地;将东辽县的寿山镇划归龙山区管辖,寿山镇与山湾乡合并为寿山镇,镇政府驻原山湾乡政府驻地。  2005年5月10日,吉林省民政厅(吉民行批[2005]9号)批复,经省政府批准,同意将东辽县建安镇的太河、成山、建国、谦和、正风、龙背、沐雨、大房、古洞、碾山10个村,和白泉镇的金河、全康、英华3个村,划归西安区灯塔乡管辖。调整后东辽县辖9个镇、4个乡:白泉镇、辽河源镇、渭津镇、安恕镇、平岗镇、泉太镇、建安镇、安石镇、云顶镇、凌云乡、甲山乡、足民乡、金洲乡。划归辽源市管辖的区域面积为224平方千米,其中西安区增加113平方千米,龙山区增加111平方千米;辽源市市辖区人口增加42646人,其中西安区增加25510人,龙山区增加17136人。

精选留言

东辽县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