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

黑河市是黑龙江省北部的一个边境市。位于北纬47゚42′~51°03′,东经124°45′~129°18′之间。东南和伊春市、绥化市接壤,西南同齐齐哈尔市毗邻,西部与内蒙古自治区隔嫩江相望,北部与大兴安岭地区相连,东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阿穆尔州相对,全市总面积68726平方公里。

黑河市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跨三、四、五、六四个积温带。春季高温多风,夏季雨热同期,秋季降温急骤,冬季寒冷干燥,冬长夏短,四季分明。全市年均降水量500-550毫米,有效积温在1950-2300℃,日照时数2560-2700小时,无霜期90-120天,年平均气温-1.3-0.4℃,日最高气温38.2℃,最低气温-40℃,年平均风速2.0-3.5米/秒。

黑河市地处大兴安岭东端,小兴安岭北部。境内群山连绵起伏,沟谷纵横,地势西北部高,向东南逐渐降低。由于地质构造变动和物理风化作用,形成了剥蚀地形、侵蚀堆积地表、堆积地形和火山岩地形,并构成低山、丘陵、火山熔岩台地、盆地、平原和河谷地貌特征。全市地貌呈北西至南东走向。由于受松辽断陷,逊克至乌云结雅断陷和孙吴地堑影响,地势中间隆起,两侧坳陷。中部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嫩江县的多宝山、霍龙门、白云、麦海和爱辉区的西峰山、新生、罕达汽、北师河、二站与五大连池市的朝阳、兴安乡及孙吴县的正阳山、清溪、辰清、群山、奋斗等乡镇和逊克县的逊河镇以南地区。山区面积约44225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4.3%。为北西、南东向,两端隆起、中间凹陷,呈马鞍形态,海拔高度为300~800米。黑龙江、嫩江及主要支流地带山岭险峻,坡度较陡,雨季易形成沟谷、崖堆和滑波,河流的分水岭,一般高出河床100~250米。山势柔和,山顶平坦,可见有平顶山和右夷平面,局部山坡有倒石堆,山上到处可见厚度1~5米的残坡积层,植被发育。江河密度大,河谷弯曲,多为不对称的V形谷,冬季可形成冰丘。沿江断陷盆地主要分布在沿黑龙潭南岸和逊河以北地带的孙吴地堑的逊克至乌云结雅断陷带内,呈北西向,狭长带状分布。长约150公里,宽约2~5公里,面积为45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7%,地势平坦,微向江岸倾伏,有零星山间盆地。南部为松辽平原的北端,呈长方形,面积24051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35%:地势较平坦,略有起伏,由北向南逐渐降低。

耕地

全市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境内总耕地面积3016万亩。其中,市属耕地1937万亩,农民人均耕地29.4亩。土壤以黑土和草甸土为主,占总耕地面积的90%,黑土层平均厚度在60厘米左右,最高可达1.5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4%之间,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全部达到国家一类土壤水平标准,适于豆、麦、薯、甜菜等多种作物生长,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绿色食品主产区。





森林

黑河市森林资源富饶,是大小兴安岭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三大重点林区之一。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27.7万公顷,地方林业用地面积307.7万公顷,有林地面积207万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为1.2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8.2%。黑河森林具有典型的大小兴安岭植物分布特征,主要林分类型有针混林、落叶松林、阔混林、白桦林等,主要树种有红松、兴安落叶松、白桦、柞树、黑桦等,是我国天然红松分布的最北端。





草原

根据国土部门二调数据,黑河市草原905.43万亩,其中天然草原451.97万亩,人工草地0.15万亩,其他草地403.41万亩。辽阔的草原,能提供充足的饲料,为我市畜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湿地

全市湿地面积60万公顷,其中地方湿地面积52.5万公顷,主要有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四种类型。现有省级以上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11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国家级湿地公园2处。





全市地表径流总量l05.94亿立方米,(黑龙江流域地表径流量62.07亿立方米,嫩江流域地表径流量43.87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30亿立方米)。市境外入境客水量539.82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量6825立方米。黑河市水能资源较丰富,共建成并运行水电站11座,主要有:西沟、象山、山口、库尔滨水库等,总装机13.99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9.27%,设计年发电量4亿度。全市共有水库99座,总库容24.51亿立方米。





矿产

矿产资源概况

截止2016年底,黑河市共发现各类矿产95种(含亚种),其中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33种,已探明的金、铜、铅、锌、钨、铂、铱、银等22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居全省首位,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7.83亿吨。全市共有各类矿区148处。主要矿产地58处,以煤、铁、铜、铅、锌、钨、钼、金、矿泉水为主,多宝山铜矿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铜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为全省第二大铁矿。另外钯、锇、硒、铟、珍珠岩等特色矿产资源储量也相对较高,为省内其它地市少见。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情况 全市主要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共9种,分别为煤炭、铁、金、铜、钼、铅、锌、大理岩、珍珠岩。2016年全市矿山企业129个,其中大型9个、中型12个、小型84个、小矿24个。从业人员8658人;年产矿量926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76024万元,占全省非油气采掘业工业总产值的8.8%;全年实现利润总额25998万元。





河流

境内河流纵横,纵贯黑河市南北的小兴安岭,将境内河流分为黑龙江、嫩江两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631条,其中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42条。黑龙江位于黑河市北部,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江,在市内的主要支流有法别拉河、公别拉河、逊别拉河、库尔滨河。嫩江位于本市西部,是黑河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界江,在市内的主要支流有讷谟尔河、科洛河。市内的通肯河属松花江水系。乌裕尔河是内陆河流。





行政区划

黑河市辖1个区、2个县级市、3个县、27个镇、38个乡(7个少数民族乡)、566个行政村、66个城市社区。

爱辉区:西岗子镇、爱辉镇、张地营子乡、西峰山乡、上马厂乡四嘉子满族乡、二站乡、罕达汽镇、新生鄂伦春族乡、幸福乡、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

北安市:二井镇、石泉镇、赵光镇、海星镇、通北镇、主星朝鲜族乡、杨家乡、东胜乡、城郊乡

五大连池市:龙镇、和平镇、太平乡、建设乡、新发镇、团结镇双泉镇、兴隆乡、朝阳乡、兴安乡、五大连池镇(与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共管)

嫩江县:前进镇、海江镇、伊拉哈镇、双山镇、长江乡、多宝山镇、嫩江镇、长福镇、科洛镇、临江乡、塔溪乡、白云乡、联兴乡、霍龙门乡

逊克县:奇克镇、逊河镇、干岔子乡、松树沟乡、车陆乡、克林镇、宝山乡、新兴鄂伦春族乡、新鄂鄂伦春族乡

孙吴县:孙吴镇、辰清镇、西兴乡、清溪乡、正阳山乡、红旗乡奋斗乡、群山乡、卧牛河乡、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腰屯乡

历史沿革

据考古证明,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此地活动,形成本地古代土著民族的基础。公元前16世纪,居住在今黑河市北部、嫩江流域的东胡、秽貊人和商朝就有过“东胡黄罴,山戎戎菽”的贡纳关系。到西周初年,居住在黑龙江中、下游的肃慎族已向周王朝贡“楛矢石砮”。
唐朝,黑龙江中、下游属黑水靺鞨。公元725年(唐开元三十年),唐王朝设立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属之。公元729年(唐贞元八年),又设立室韦都督府,对黑龙江上、中游和嫩江流域室韦诸部进行有效的统治。金朝,属于蒲峪路。元朝,为了沟通内地与黑龙江流域的联系,建立许多“站赤”,今黑河市即在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区域内。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区内女真、契丹人均属之。清朝,康熙为了抵抗沙俄的侵略,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12月13日,在黑龙江左岸旧瑷珲设置黑龙江将军衙门。
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迁至江右岸新瑷珲城(今爱辉区爱辉镇)。
1690年(清康熙二十九年)又移驻墨尔根(今嫩江县城),瑷珲副都统留守瑷珲新城,全市多归其统辖。民国年间,全市大部分地区为黑河道尹公署管辖。
1933年1月25日,日本侵略者占领黑河,1934年12月1日,成立伪黑河省。
1945年8月,黑河解放。11月19日,成立嫩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11月中旬,成立中共黑河地区中心县工作委员会。12月14日,嫩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更名为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
1946年9月7日,黑龙江省政府决定设立黑河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7年初,黑龙江、嫩江两省合并为黑嫩省。
1947年2月7日,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为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7年9月17日,原黑嫩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为黑龙江省黑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0年1月16日,黑河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改称为黑龙江省黑河区专员公署。
1955年4月19日,黑河区专员公署改称为黑龙江省黑河专员公署。
1967年4月9日,成立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9年2月8日,撤消黑河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黑龙江省黑河地区行政公署。
1993年2月8日国务院决定撤消黑河地区,设立黑河市(地级)至今。

人口

2017年末,全市总人口160.5万人,其中,男性人口80.9万人,女性人口79.6万人;城镇人口92.8万人,乡村人口67.7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5.4‰,死亡率14.9‰,人口自然增长率-9.5‰。

民族

包括鄂伦春、鄂温克、俄罗斯、达斡尔4个人口较少民族在内的38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嫩江、逊克、孙吴3个县和爱辉区。全市有7个民族乡,分别为爱辉区坤河达斡尔族满族乡、爱辉区四嘉子满族乡、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逊克县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族乡、逊克县新兴鄂伦春族乡;北安市主星朝鲜族乡;孙吴县沿江满族达斡尔乡。82个民族村,其中爱辉区28个、逊克县18个、孙吴县14个、嫩江县6个、五大连池市11个、北安市4个、五大连池风景区1个。少数民族人口近7万人,占全市人口的4%。其中:鄂伦春族1894人,占全国鄂伦春族总人口的1/4;达斡尔族6985人、鄂温克族776人、俄罗斯族126人。人口较少民族总人口9771人。

经济发展

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504.2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1.3亿元,增长7.9%。第二产业增加值72.6亿元,增长1.1%;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6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90.3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47.9%、14.4%和37.7%。

精选留言

黑河市简介概况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