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达市
安达市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位于东经124°53′-125°55′,北纬46°01′-47°01′之间。南距省城哈尔滨120公里,北至“鹤城”齐齐哈尔160公里,与世界石油名城大庆毗邻接壤,周围与青冈、兰西、肇东、肇州、林甸5个县市为邻,位于哈大齐经济带上的黄金地段,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节点城市。全市幅员面积3586平方公里,辖10镇4乡3个街道。滨洲铁路和哈大高速公路横贯市区,明沈、哈满、安绥等十几条国家和省级公路网集城乡,四通八达,交通方便快捷。
【地质地貌】安达市地质构造上属松辽盆地的一部分,全境处于长期缓慢下降作用为主的松辽中断陷中央拗陷期东部。地貌类型属松花江、嫩江冲积一级阶地。全市地势平坦开阔,由东北向西南逐渐低下,海拔由212米降至134米,相对高差78米,地面坡度1/600-1/300。
【自然资源】安达市是全国著名的奶牛之乡和肉牛基地,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东北地区蔬菜生产基地。耕地169万亩,草原面积272万亩,湿地38万亩,林地44.7万亩。境内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丰富。安达属于世界著名的玉米带、奶牛带,是世界三大优质草场之一,年产优质牧草2亿公斤,草原植被以驰名中外的羊草为主,是亚洲东部特有的建群植物种,素有“世界明珠”之称。
【行政区划】
2016年,安达市下辖3个街道、11个镇、3个乡:铁西街道、安虹街道、新兴街道、安达镇、任民镇、升平镇、万宝山镇、羊草镇、中本镇、太平庄镇、老虎岗镇、昌德镇、吉星岗镇、卧里屯镇、青肯泡乡、火石山乡、先源乡。
【历史沿革】
据历史文献和境内发现的遗址、文物资料证实,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安达就有人类活动,并以渔猎为业。
商至周代,这里属黑龙江地区三大族系之一的[氵岁]貊族活动地方。至周穆王时(公元前950年前后),为[氵岁]貊族系的北支—北夷索离人的活动区域。
秦、汉至晋代,属[氵岁]貊族的后裔夫余族人建立的夫余国。战国后期,索离首领之子东明南渡[氵虎]水(今松花江),建立夫余国。于汉武帝时(公元前100年前后),进入松嫩平原。东晋安帝时(410年),夫余国被鲜卑族所亡,其部分遗人北渡那河(今松花江),在松嫩平原一带建立豆莫娄(亦称大莫卢、达莫娄、大莫娄)部。
南北朝至隋代,属豆莫娄。南北朝时,豆莫娄人继承古夫余文明,又逐渐改变了历来游猎的单一生活方式,开始了亦牧亦耕或狩猎与畜牧相兼的新生活。至隋朝,豆莫娄地域缩小,东部被勿吉所融合,西部受强大的室韦所控。
唐代,安达地方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归河北道室韦都督府管辖,活动在这里的民族仍然是达莫娄部。
辽代,属东京道秦州管辖。
金代,属上京泰州、肇州管辖。
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土地属元太祖孛儿赤斤铁木真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领有封地。
明代,属奴儿干都指挥司朵颜卫管辖。土地仍属哈布图·哈萨尔后裔的领有地。
清代,现辖境大部属内蒙古哲里木盟杜尔伯特旗,土地属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代世孙色棱之封地;南部属内蒙哲里木盟郭尔罗期后旗;东部属黑龙江将军衙门管辖的区域。
安达的建置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历清朝、中华民国、东北沦陷(伪满洲国)、中华人民共和国4个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在蒙属杜尔伯特旗和黑龙江将军属地交界处设置安达厅。
民国2年(1913年)2月,安达厅改为安达县。
伪满期间沿称安达县。
新中国成立后,仍称安达县。
1960年5月2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1次会议决定撤销安达县,设立安达市(地级)。
1965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54次会议决定恢复安达县建制。
1984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达县,设立安达市(县级)。
1992年末,全市总面积3586.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5平方千米。总人口4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万人;满、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5%。市区分设6个街道,农村,设置8个镇、9个乡。市政府驻地市区正阳大街东段路北。(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有改动)
2000年,安达市辖10个镇、9个乡:安达镇、天泉镇、任民镇、老虎岗镇、中本镇、太平庄镇、万宝山镇、羊草镇、昌德镇、升平镇、青肯泡乡、火石山乡、四平山乡、吉星岗乡、文化乡、卧里屯乡、南来乡、燎原乡、先锋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安达市总人口473091人,其中:安达镇190813人,任民镇24419人,天泉镇22397人,万宝山镇25245人,昌德镇19913人,升平镇22811人,羊草镇17656人,老虎岗镇13393人,中本镇12979人,太平庄镇10594人,文化乡9866人,四平山乡10601人,火石山乡13379人,吉星岗乡15980人,卧里屯乡17518人,青肯泡乡15840人,南来乡15920人,光锋乡4802人,辽源乡8965人。
2016年8月,安达市卧里屯乡撤乡设镇,以卧里屯乡行政区域为卧里屯镇的行政区域,原隶属关系、政府所在地不变,镇政府驻东清村。
安达市地处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季风气候区内,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时间长达200天以上;夏季雨热同期,时间短,约120天。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比值为1:3.7,气候干旱,受季风环流和狭管效应景响;春秋季风大,频率高。年平均气温为3.2℃。年际间气温差异不大,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境内西南部气温略高。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59小时。
人口
2013年,安达市人口52万
经济发展
2013年,安达市GDP实现400.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6.1亿元,财政总收入23.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1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73元。
【地质地貌】安达市地质构造上属松辽盆地的一部分,全境处于长期缓慢下降作用为主的松辽中断陷中央拗陷期东部。地貌类型属松花江、嫩江冲积一级阶地。全市地势平坦开阔,由东北向西南逐渐低下,海拔由212米降至134米,相对高差78米,地面坡度1/600-1/300。
【自然资源】安达市是全国著名的奶牛之乡和肉牛基地,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和东北地区蔬菜生产基地。耕地169万亩,草原面积272万亩,湿地38万亩,林地44.7万亩。境内石油、天然气、地热资源丰富。安达属于世界著名的玉米带、奶牛带,是世界三大优质草场之一,年产优质牧草2亿公斤,草原植被以驰名中外的羊草为主,是亚洲东部特有的建群植物种,素有“世界明珠”之称。
【行政区划】
2016年,安达市下辖3个街道、11个镇、3个乡:铁西街道、安虹街道、新兴街道、安达镇、任民镇、升平镇、万宝山镇、羊草镇、中本镇、太平庄镇、老虎岗镇、昌德镇、吉星岗镇、卧里屯镇、青肯泡乡、火石山乡、先源乡。
铁西街道 | 红星社区,龙化社区,长征社区,水厂社区,东风社区,天桥社区 |
新兴街道 | 引嫩社区,和平社区,兴安社区,金牛社区,北方社区,新兴社区,利达社区,花园社区,绿色家园社区 |
安虹街道 | 安虹社区,百花园社区,永峰社区,金税社区,安居社区,学府社区,团结社区,鸿牛社区 |
安达镇 | 胜利村,光明村,发展村,立志村,团结村,新青村,铁西村 |
任民镇 | 第一居委会第二居委会第三居委会第四居委会永生村,任民村,合力村,庆丰村,永平村,一心村,裕民村,工农村,和平村,新义村,清民村 |
万宝山镇 | 爱国村,新民村,巨宝村,长山村,曙光村,福民村,中和村,兴晨村 |
昌德镇 | 昌德村,永兴村,永福村,立功村,龙德村,建设村,庆新村 |
升平镇 | 拥护村,保田村,太平村,增涵村,板子房村,幸福村,新建村,中心村,劳动村 |
羊草镇 | 四合村,承平村,安乐村,火星村,青龙山村,吉庆村,东升村,南来村,永富村,吉利村,新合村,五撮房村,保安村 |
老虎岗镇 | 永合村,新兴村,新发村,宝利村,本利村,利民村,常利村,文化村,向前村,联合村 |
中本镇 | 正本村,德本村,大本村,富本村,信本村 |
太平庄镇 | 二村,十八村,二十五村,双兴村 |
吉兴岗镇 | 吉星村,金星村,东星村,明星村,隆星村,中星村,和星村,久星村,宝星村,巨星村 |
火石山乡 | 仁和村,兴华村,兴胜村,德胜村,三胜村,兴业村 |
卧里屯乡 | 东清村,龙山村,龙华村,青山村,致富村,保国村 |
青肯泡乡 | 民生村,自卫村,革命村,巩固村,双山村,黎明村,农义村 |
先源乡 | 友谊村,二龙山村,红星村,富强村,红旗村,八里岗村,青龙河村,黑鱼泡村,三岔河村 |
安达畜牧场 | 安达场直 |
种畜场 | 种畜场虚拟生活区 |
原种场 | 原种场虚拟生活区 |
种牛场 | 种牛场虚拟生活区 |
红旗泡水库管理所 | 红旗泡水库管理所虚拟生活区 |
东湖水库管理站 | 东湖水库管理站虚拟生活区 |
据历史文献和境内发现的遗址、文物资料证实,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安达就有人类活动,并以渔猎为业。
商至周代,这里属黑龙江地区三大族系之一的[氵岁]貊族活动地方。至周穆王时(公元前950年前后),为[氵岁]貊族系的北支—北夷索离人的活动区域。
秦、汉至晋代,属[氵岁]貊族的后裔夫余族人建立的夫余国。战国后期,索离首领之子东明南渡[氵虎]水(今松花江),建立夫余国。于汉武帝时(公元前100年前后),进入松嫩平原。东晋安帝时(410年),夫余国被鲜卑族所亡,其部分遗人北渡那河(今松花江),在松嫩平原一带建立豆莫娄(亦称大莫卢、达莫娄、大莫娄)部。
南北朝至隋代,属豆莫娄。南北朝时,豆莫娄人继承古夫余文明,又逐渐改变了历来游猎的单一生活方式,开始了亦牧亦耕或狩猎与畜牧相兼的新生活。至隋朝,豆莫娄地域缩小,东部被勿吉所融合,西部受强大的室韦所控。
唐代,安达地方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归河北道室韦都督府管辖,活动在这里的民族仍然是达莫娄部。
辽代,属东京道秦州管辖。
金代,属上京泰州、肇州管辖。
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土地属元太祖孛儿赤斤铁木真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领有封地。
明代,属奴儿干都指挥司朵颜卫管辖。土地仍属哈布图·哈萨尔后裔的领有地。
清代,现辖境大部属内蒙古哲里木盟杜尔伯特旗,土地属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代世孙色棱之封地;南部属内蒙哲里木盟郭尔罗期后旗;东部属黑龙江将军衙门管辖的区域。
安达的建置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历清朝、中华民国、东北沦陷(伪满洲国)、中华人民共和国4个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在蒙属杜尔伯特旗和黑龙江将军属地交界处设置安达厅。
民国2年(1913年)2月,安达厅改为安达县。
伪满期间沿称安达县。
新中国成立后,仍称安达县。
1960年5月2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1次会议决定撤销安达县,设立安达市(地级)。
1965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54次会议决定恢复安达县建制。
1984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达县,设立安达市(县级)。
1992年末,全市总面积3586.3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25平方千米。总人口4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万人;满、回、蒙古、朝鲜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5%。市区分设6个街道,农村,设置8个镇、9个乡。市政府驻地市区正阳大街东段路北。(以上摘自《黑龙江省志·地名录》,有改动)
2000年,安达市辖10个镇、9个乡:安达镇、天泉镇、任民镇、老虎岗镇、中本镇、太平庄镇、万宝山镇、羊草镇、昌德镇、升平镇、青肯泡乡、火石山乡、四平山乡、吉星岗乡、文化乡、卧里屯乡、南来乡、燎原乡、先锋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安达市总人口473091人,其中:安达镇190813人,任民镇24419人,天泉镇22397人,万宝山镇25245人,昌德镇19913人,升平镇22811人,羊草镇17656人,老虎岗镇13393人,中本镇12979人,太平庄镇10594人,文化乡9866人,四平山乡10601人,火石山乡13379人,吉星岗乡15980人,卧里屯乡17518人,青肯泡乡15840人,南来乡15920人,光锋乡4802人,辽源乡8965人。
2016年8月,安达市卧里屯乡撤乡设镇,以卧里屯乡行政区域为卧里屯镇的行政区域,原隶属关系、政府所在地不变,镇政府驻东清村。
安达市地处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季风气候区内,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时间长达200天以上;夏季雨热同期,时间短,约120天。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比值为1:3.7,气候干旱,受季风环流和狭管效应景响;春秋季风大,频率高。年平均气温为3.2℃。年际间气温差异不大,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境内西南部气温略高。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59小时。
人口
2013年,安达市人口52万
经济发展
2013年,安达市GDP实现400.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26.1亿元,财政总收入23.6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6.1亿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7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773元。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