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区
铁西区是沈阳市市内五区之一,老城坐拥一环二环繁华地段。新城位于三环四环地区。铁西区是沈阳卫生,城建,细节,交通最好的城区之一。中国著名的工业区,面积484平方公里,人口114万,享受市级管理权限。铁西区北临皇姑区,西接于洪区,东与和平区接界。区内交通发达,本地居民素质较高,基础设施完备,工业文化浓厚,城区环境优美。2007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振兴东北办授予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的称号。2008年,被列入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荣获联合国全球宜居城区示范奖。2009年,《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产业发展规划》已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铁西区被命名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强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化示范区”、入选“新中国60大地标”。
地名由来:1938年设铁西区,以地处南满铁路(今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
【行政区划】
铁西区辖20个街道:昆明湖街道、工人村街道、七路街道、启工街道、笃工街道、兴华街道、兴工街道、霁虹街道、凌空街道、重工街道、艳粉街道、保工街道、兴顺街道、贵和街道、翟家街道、大青中朝友谊街道、大潘街道、西三环街道、彰驿街道、高花街道。
昆明湖街道 | 建农社区,燕塞湖社区,洪湖社区,三隆社区,军营社区,七号街社区 |
工人村街道 | 劳模社区,新喜社区,新苑社区,新利社区,新华社区,壮工社区,清乐社区,工人新村三社区,功勋社区,园西社区,中海社区,西站社区,泰山社区,仙女湖社区 |
七路街道 | 育工社区,创意社区,星光社区,建设社区,开发社区,工人新村一社区,工人新村二社区,第一城社区 |
启工街道 | 启明社区,启迪社区,启新社区,启飞社区,启阳社区,重工新村社区,北一新村社区 |
笃工街道 | 劳动里社区,人民里社区,圣工社区,北四路社区,光明新村社区,北一中路社区,北二中路社区,北三中路社区 |
兴华街道 | 志成里社区,勋望南社区,体育场社区,兴华园社区,景星南社区,爱心社区 |
兴工街道 | 两洞桥社区,爱工社区,九委社区,南七东路社区,沈辽东路社区,飞翔路社区 |
霁虹街道 | 北虹桥社区,明朗社区,青年居易社区,兴工北社区,爱工北社区,铁军社区,荣华社区,黎明公寓社区,公和桥社区,新湖社区,兴华北街社区,云峰北街社区 |
凌空街道 | 一小区社区,二小区社区,滑翔西社区,五小区社区,六小区社区,七小区社区,八小区社区,九小区社区 |
重工街道 | 水源社区,建业社区,富祥园社区,省安社区,零公里社区,南七社区,南十社区,重工北社区,重工南社区,花苑社区,肇工社区 |
艳粉街道 | 永善社区,红艳路社区,光学社区,光辉社区,永合社区,艳华社区,艳粉街社区,红昌社区,红盛社区,艳阳社区 |
保工街道 | 兴盛社区,兴达社区,宏伟社区,长春社区,文化宫社区,康宁社区,前进社区,繁荣东社区,繁荣社区 |
兴顺街道 | 建二社区,建四社区,德工社区,建北社区,高楼社区,建绣社区,神瑞社区,嘉业社区 |
贵和街道 | 贵和社区,建云社区,建大社区,勋望社区,广场社区,祥云社区 |
铁西区建制于1938年1月1日,因位于长大铁路西侧而得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沈阳。成立了伪奉天市政公署,当时铁路以西除附属地外仍属沈阳县。
1932年11月伪奉天都市计划准备委员会成立,并计划将沈阳县所辖的东起南满铁路(现长大)、西到大则官屯(现卫工街),南至浑河、北到皇姑屯(现沈山铁路)定为西工业区(非行政区)。
1934年6月《西工业区平面图》制成。当时的规划是东起安福街(现第二纺织厂西侧马路)西至嘉应街(现兴华大街),南起南五马路(现建设大路),北至中央路(现北三马路),在这个范围内有46家工厂确定了位置筹备兴建,这是铁西早期的建设规模。同年11月将沈阳县揽军屯一带划入市区。
1935年3月,由日本在中国进行殖民统治的代表满洲铁路株式会社与伪奉天市公署共同出资,设立“奉天工业土地股份有限公司”,后移交市公署,改为“奉天铁西工业土地管理处”,负责西工业区规划建设和土地征购。工业土地股份有限公司强行购买农民的土地并全面实施其规划。揽军屯三千户居民被强迁到五马路以南的兴顺、齐贤、景星一带,这是铁西区历史上的一次大搬迁。当时铁西工业区的规划是以南五马路(现建设大路)为界,以南是生活区和商业区,以北是工厂区。铁西区的城市规划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都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
1937年9月1日,伪奉天市公署发布公告:奉天市划为11个行政区,有沈阳、大和、铁西、大东、东陵、沈海、浑河、永信、于洪、北陵、皇姑。铁西区辖范围是东起安福街(现第二纺织机械厂西墙外小马路),南至辽中路(现沈辽中路),西至寿同街(现卫工明渠)北至奉山铁路(现沈山铁路)。
1938年1月1日,奉天市政公署公布条例,成立了铁西区公署,这是铁西区建置的开始。下辖齐贤、兴顺、景星、中央、应昌、兴工、嘉工、劝工八个分区。
日本侵略者为了达到长期占领的目的,签定了“日满两国政府协定”,在这个协定下,日本国内以大阪地区为主的一些财团资本家如三井、三菱、住友、大仓等系来铁西建厂或设分支机构,把铁西工业区称为“大阪系资本的别动队”。日本财团在铁西大量建厂,掠夺中国的资源,同时日本关东军还利用一批工厂进行军工生产,为侵略战争服务。到1938年铁西区的扩建基本完成。1938年1月1日,伪满奉天市公署实施了区条例,由于地处铁路西侧,故正式命名为铁西区。
1948年11月2日,沈阳宣告解放,铁西工业区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职工群众阶级觉悟和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工厂迅速掀起了生产建设高潮。
“一五”期间,沈阳作为一个以机械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成为新中国建设的重点,企业高度集中的铁西区是重中之重。苏联援建的156项国家重点工程中有3项在铁西。投资超过百万进行企业改造的40多个,新建大中型企业12个。
1951年5月1日,凝结着沈阳工人阶级心血和智慧、饱含铁西工人爱国深情的第一枚金属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1952年9月23日,工人村开始建设,共建有5个建筑群72幢三层砖混楼房,建筑面积99012平方米,工人村建成后,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工人居住区,在全国率先引领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现代住宅潮流。
2002年6月18日,沈阳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决定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办公,成立铁西新区。
铁西区气候概况
日照:境内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575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70.5%。日照四季分布:春季(3-5月)最多,占28.1%;夏季(6-8月)占26.1%;秋季(9-10月)占24.2%;冬季(12-2月)占据16%。日照的月分布:5月份最多,占全20.1%;12月份最少,占全年的6.7%;日照的地理分布是东南少,西北多;年日照时数东西相差为130小时,南北相差为60小时。
气温:境内平均温度为8.1度,东南部略高,西北部稍低,相差0.3,西北部地区生长期比东南部短3-5天。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4.1度,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零下11.4度;积温以10度积温最为重要和最常用,境内10度初日:4月22日,终日10月10日,持续172天,平均积温有3440.5(度.日);无霜期为168天,终日4月25日,初日10月4日。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