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

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云浮市东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东与高明区、鹤山市交界,东南与开平市接壤,南邻恩平市,西南连阳春市,西北为云安区、云城区,东北接高要区,处于广佛肇经济圈、珠中江经济圈的交汇地带,距海洋最近点100公里,距广州市140公里,总面积1523平方公里。

【位置面积】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毗邻珠江三角洲,地处东经111°57′37″至112°31′32″,北纬22°22′46″至22°50′36″。全县政区总面积1523平方公里,东与高明区、鹤山市交界,东南与开平市接壤,南邻恩平市,西南连阳春市,西北为云安区、云城区,东北接高要区。县境南北相距51公里,东西宽56公里,距海洋最近点100公里,县城距广州市140公里,距珠海、澳门120多公里,距深圳、香港200多公里。广州——高明、深圳——广西岑溪、汕头——湛江、高明——恩平高速公路穿越境内,省道276、113公路干线和三(水)茂(名)铁路贯通县境,处于“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内。 【地名】新兴地处南粤大地,百越时期(先秦时期)秦朝统一中原,先后派任嚣、赵陀收复百越地区,实施朝廷管治。汉朝更替秦朝后,赵陀自立南越王国,南越王赵陀曾巡猎于此,白鹿台(又称越王殿,现称南塘)是因赵陀猎得白鹿而得名。汉朝平定南越王国收复南越大地,汉武帝时期在岭南实行郡县制,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新兴地域始置临允县,置县已有2100多年,曾经隶属合浦郡、桂林郡、苍梧郡、南海郡。临允是以上临下,相互佐允,覃恩极虑,教化保容,德业新生之意。西晋时期,临允改属苍梧郡,从临允地域改置新宁县,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苍梧郡分拆新宁郡,郡治在新宁县,因郡县同名,新宁更名为新兴,源流乃取新生兴盛之意,“新兴”一词从此载入史册。历经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宋元朝称新州,历朝曾作官员谪降流放之地,中原文化渊源流长。州衙驻新兴,又称筠城,有“卢溪东水朱雀朝来,锦水允河玄武缠绕”的记载,历史上明朝之前新兴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重置新兴县,一直沿用至今。 【地形地貌】新兴属新(兴)--高(明)--鹤(山)丘陵台地,四面环山,状如“播箕”的盆地。南面为天露山主峰(铁炉峰1251米),天露山支脉横贯南部并呈扇形向北延伸,与东北面老香山余脉,西北面云雾山余脉对峙,史上有“天露耸于南,崖楼倚于后”的记载,东面为布辰岭山区,西面是云雾山支脉。地势南高北低,发源于天露山脉的新兴江从南向北贯通新兴地域,其中的集成河(卢溪)、船岗河(清溪)、共成河(东溪)、良洞河(锦水)、迴龙河(允水)沿河谷一带形成五片狭长开阔的河谷地,三溪两水递次汇合于洞口回澜处形成沧浪之水,又有“洞口锁钥”之称,史称“洞口咀”,新兴江往北流去,形成中北部的冲积盆地。新兴江与珠江的支流西江汇流于肇庆羚羊峡上游端州处,水路为新兴主要交通,也是古代珠江流域地区与粤西(高凉勾廉)、海南岛(儋州)和北部湾(象郡、交趾郡)的交通要道,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气候】新兴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短的特点,南高北低的地形阻挡了台风,带来了充沛的雨水,也印证了六祖惠能“任凭天下旱,此地一半收”的说法。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蕴藏丰富,有色金属类品种不少,但总体储量较少,比较零星,主要有铅、锌、铜、钨、锡、金等,其中金矿分布于天堂镇、河头镇、簕竹镇等,经地质专家推断,新兴县处于吴川、四会大断裂几十公里的地带中间,是具有成金矿条件的地方;非有色金属类品种较多,储量较丰富,分布广泛。目前已探明金属与非金属矿藏有20多种,储量较大的有高岭土、石灰石、钾长石、石英石、花岗岩等,其中花岗岩遍布全县,有玉红、桃红、新兴青、黑玫瑰、翡翠等20多个花色品种。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蕴藏着多处地热水,主要旅游景点有龙山温泉、金水台温泉、青山绿水温泉、天露山旅游度假区、象窝生态茶园、藏佛坑、神仙谷、佛手岭等。 【生物资源】动物资源有:禽类、兽类、鳞介类、爬行类、昆虫类等;植物资源有:稻类、豆薯类、麻类、瓜菜类、菌类、水果类、花木类、竹类、草类、藤类、染料类、中草药类等,其中南药资源十分丰富。

行政区划

1979年,新兴县土地总面积1519平方公里。1993年,新兴县开始进行边界勘定工作。1997年,新兴县边界勘定工作结束。边界勘定后,新兴县行政区域面积为1523平方公里,至今行政区域面积不变。新兴县辖12个镇(新城、水台、车岗、东成、稔村、太平、六祖、大江、河头、天堂、簕竹、里洞),199个村(社区)委会,1077条自然村,县城设在新城镇。新兴县行政区划面积情况表                               单位:平方公里
乡镇面积乡镇面积乡镇面积
新城镇117六祖镇181水台镇71
车岗镇86大江镇103里洞镇128
东成镇119河头镇163其他55
稔村镇110天堂镇132
太平镇158簕竹镇100合计1523
新城镇州背社区,司背社区,锦水社区,塘背社区,侍郎社区,茅园社区,仓夏社区,城中社区,大地社区,北街社区,水东社区,南外社区,平康社区,沙亭社区,桥亭社区,枫洞社区,下坪社区,城东社区,城南社区,城西社区,城北社区,雨洞村,凤凰村,黄塘村,陇塘村,枫冼村,联群村,黄岗村,三挺村,庞村,大稳村,黎源村,布坪村,云吟村,布龙村,坡边村
车岗镇夏龙社区,相塘村,蕨村,布马村,小稳村,平沙村,云洞村,河村,料村,朗头村,洞表村,罗坝村,车头村,古墩村,竹围村,碟村,四村,桐村,云卓面村
水台镇六乡社区,奄村,杜村,良田村,新江村,彭山村,棠下村,石龙岗村,布茅村,布冷村
稔村镇、稔村,社区,皮村,坝村,云盏村,布夏村,布辰村,坝塘村,白土村,北降村,高村,芦村,睦党村,双阳村,页村,云礼村,岑村
东成镇古院社区,东瑶村,云河村,布填村,都斛村,扶桂村,楠村,礼村,都村,森村,思本村,布午村,云敏村,三村,碧塘村,布乾村
太平镇马山社区,河村,社区,社墟村,中黄村,江上村,石岗村,上沙村,下沙村,下修村,王香地村,悦塘村,罗陈村,显村,办塘村,白马村,凤山村,水浪村,西水村,大朗村
里洞镇里洞社区,里江村,黄窝村,红卫村,葛冲村,梧洞村,鹅石村,洛洞村
六祖镇雅岗社区,西睦社区,旧朗村,官洞村,许村,洒落村,樟村,塔脚村,夏卢村,集西村,留村,莲洞村,三坪村,龙山塘村,中和村,根溪村,杨家宅村,塘窝水村,新屋村,西联村,山口村,横水村,舍丰村,深桥村,帛村,十里村,新朗村,龙门村,新冲村,河步村,龙庆村
大江镇平岗社区,蕉麻村,梭朗村,大塘村,合河村
天堂镇荣华社区,东中社区,东南社区,东西社区,东北社区,五一村,五二村,东震村,西震村,五西村,五东村,朱所村,元头岗村,龙坪村,南顺村,黄京田村,中间村,区村,清塘村,内东村,禹岗村,莲塘村
河头镇河头社区,湾中村,湾边村,楼下村,河仔口村,河西村,料坑村,步朗村
勒竹镇红光社区,五联村,榄根村,良洞村,六联村,飞雷村,云龙村,大坪村,永安村
广东省西江林业局良洞迳林场国营良洞迳林场虚拟生活区
云浮市国有水台林场国营水台林场虚拟生活区
国营新兴县岩头林场国营岩头林场虚拟生活区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今新兴县地域为百越(粤)地。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全国为36郡,广东省仅粤北一部分属长沙郡。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军南征百越,在百越地增置南海郡、桂林郡、象郡3个郡,今新兴县地域属南海郡。秦末(公元前206年),南海郡赵佗并岭南3郡,自立南越国,今新兴县地域属南越国辖地。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新兴县地域设置临允县(县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属合浦郡(郡治在今徐闻县),此为新兴县置县之始。 赤壁大战后,建安十五年(210年),交州迁到南海郡番禺县(今广州市),临允县属交州合浦郡。 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临允县改属广州苍梧郡(郡治在今广西梧州)。 西晋,从临允县分置出新宁县(县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从苍梧郡分置出新宁郡,从临允县分置出单堞县(县治在今新兴县东成镇丹碟村)。因新宁郡郡治在新宁县,郡县同名,所以新宁县改名为新兴县。时新宁郡领临允、新兴、单堞3个县。 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年),新兴县改称新城县,仍隶属新宁郡(郡治迁至南兴县)。时新宁郡管辖的县增至14个,分别是:博林(今高要市博洞村)、南兴(县治在今新兴县城东北十里,即洞口镇三挺、都吉附近)、临允(今新兴县地域,县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甘泉(即甘东,今阳春市西北部)、新城(县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单堞(县治在今新兴县东成镇丹碟村)、龙潭(县治在今新兴县天堂镇龙坪村的龙潭寨)、抚纳(今高要市南部)以及威平、平乡、城阳、威化、初兴、归顺县。南齐时期(479—502年),新宁郡治移至博林县。 梁天监二年(503年),新城县复名新兴县。梁普通四年(523年)设置新州,辖新宁郡,新州总管府设在新兴县。同时,新宁郡治迁回新兴县,置索卢县(县治在今新兴县集成镇夏卢村)入新宁郡。其时,新宁郡辖14个县:新兴、南兴、索卢、博林、威平、龙潭、平乡、城阳、威化、初兴、抚纳、归顺、流南(在今阳春市西北部)、西城县(在今阳春市西南部)。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除新宁郡,将南兴、新城等14个县合并为新兴、索卢、抚纳、铜陵(县治在今阳春市石望镇平地村,581年龙潭县迁至此地后改名为铜陵县)、博林5个县,隶属于新州。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废除新州,撤销索卢县并入新兴县,属信安郡(郡治在今肇庆市)。 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新州,州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司前村,属广州总管府。同时复置索卢县,从新兴县分置出永顺县,新兴县改名为新昌县(县治迁至今新城镇水东村)。时新州下辖索卢、新昌、单堞、永顺(县治在今云城区腰古镇)4个县。贞观十三年(639年),将高要郡清泰县(今高明市西部)并入新州。天宝元年(742年),新州改为新昌郡,设新兴县,撤销新昌、单堞2个县并入新兴县(县治又迁回司前村的郡治西侧)。乾元元年(758年),新昌郡复名为新州,撤销索卢县并入新兴县,其时新州领新兴、永顺2个县。 五代时期,新州仍沿袭唐制。 宋开宝五年(972年),撤销永顺县并入新兴县。至道三年(997年),时新州(新兴郡)属广南东路,领新兴1个县。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并新州、春州(今阳春市)为新春州,州治在新兴县。天禧四年(1020年),新州与春州分设新州领新兴1个县。 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新州改为新州路,设置新州路总管府于筠城,领新兴县,属江西省广东道(道治在广州)。至元十九年(1282年),新州路复名为新州,降为散州,辖新兴1个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新州领新兴、阳春、阳江县。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三十日,废除新州,重置新兴县,隶属于广东布政司岭西道肇庆府,在新兴县设置广东布政司岭西道行台。 清朝,新兴县先后隶属于广东布政司广肇南韶道、肇高廉罗道、肇罗道、肇阳罗道、广肇罗道肇庆府。 民国时期,新兴县先后属广东省第三、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高要县)和广东省第十一行政区。 1949年10月,新兴县解放。新兴县隶属广东省西江专区,1953年属粤中行政公署,1956年2月改属高要专员公署。1958年11月隶属江门专区,同月,新兴、云浮两县合并,称新云县(县治在新兴县城关镇)。1959年1月,新云县改名为新兴县。1961年4月,恢复新兴、云浮两县建制,新兴县隶属肇庆专区专员公署。1968年3月,肇庆专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辖新兴县。1970年10月,肇庆专区改为肇庆地区,新兴县隶属肇庆地区。1979年4月,撤销肇庆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肇庆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是年,新兴县隶属肇庆地区。1988年1月,地级肇庆市成立,实行市管县体制,新兴县隶属肇庆市。1994年4月,地级云浮市成立,新兴县隶属云浮市。至今,新兴县仍隶属云浮市。

【人口】新兴县2016年户籍总人口492736人,常住人口450100人,其中:男性人口252770人,女性人口239966人;新城镇104137人、车岗镇30651人、水台镇16553人、稔村镇39540人、东成镇30462人、太平镇63720人、里洞镇20296人、六祖镇67649人、大江镇11458人、天堂镇66638人、河头镇25333人、簕竹镇16299人。另有华侨、港澳台同胞15万多人,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之一,属粤语方言广府片区。全县人口(常住人口计)自然增长率6.07‰,人口出生率13.39‰,人口死亡率7.32‰。全县政策生育率达95.78%。 【民族】新兴县居住人口以汉族为主,其它居住民族还有壮族、瑶族、土家族、苗族、侗族、黎族、满族、布依族、仫佬族、蒙古族、回族、彝族、白族、畲族、朝鲜族、藏族、傣族、维吾尔族、土族、水族、仡佬族等。

经济发展

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1亿元,同比(下同)增长6.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2亿元,增长4.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1亿元,增长10.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5.6亿元,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48.21亿元,增长4.5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9730元,增长10%。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稳居云浮市首位,2017年我县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单元中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和县(市)投资潜力400强。

精选留言

新兴县地理民情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