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县
天柱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面积2201平方公里。天柱县与湖南省新晃县、靖州县、会同县、芷江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剑河县、锦屏县、三穗县等县接壤,位于东经108°55′~109°36′,北纬26°42′~27°10′之间。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天柱县2012年已探明储量的矿石有重晶石、黄金、煤、铁矿、钾矿、硅石、石灰石、白云石、高岭土、矾矿、陶瓷土等10余种。其中,重晶石已探明储量1.0881亿吨,远景储量达3亿吨,占全国储量的60%。天柱县拥有黄金大型矿床7处,矿点40余处,已探明储量约为8万公斤以上。煤矿探明储量1684万吨,矾矿13.5万吨,硅石3500万吨,钾矿1353万吨,高岭土5000万吨。 森林资源:天柱县内植被属于中亚热带黔东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混交林,以杉、松、樟、油桐等为主,有树种73科194属391种,草藤本植物67科183属378种。天柱县森林面积达185万亩,活立木蓄积2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5%。 水能资源:天柱县2010年水能资源储量为108.75万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达80万千瓦。 【行政区划】 2013年,天柱县辖10个镇、6个乡:凤城镇、邦洞镇、坪地镇、兰田镇、瓮洞镇、高酿镇、石洞镇、远口镇、坌处镇、白市镇、社学乡、渡马乡、注溪乡、地湖乡、竹林乡、江东乡。
凤城镇 | 东门居委会,北门居委会,南门居委会,新区解放村,人民村,八一村,团结村,和平村,岩寨村,教场村,南康村,雷寨村,农科村,石坪村,联山村,四甲村,八甲村,隆寨村,老寨村,福寨村,卜头甫村,坝寨村,卜头寨村,圭研村 |
邦洞镇 | 邦洞居委会,灯塔村,高寨村,六合村,摆头村,坌溪村,胡家洞村,上高野村,中高野村,光复村,林海村,三团村,观州村,岳寨村,圭轩村,新陶村,共和村,铁厂村,公塘村,大僚村,大河边村,山环村,乐平村,赖洞村,平福村,高西村,民主村,江楼村,鱼塘村,西安村,米溪村,革溪村,龙章村,章程村 |
坪地镇 | 青溪村,兆寨村,牛头山村,暗沟村,便桃村,麦溪村,开发村,高车村,石更村,那纳村,桥龙村,凸屯村,八界村,平么村,云洞村,阳寨村,桂袍村,桂脚村 |
兰田镇 | 兰田居委会,兰田村,杞寨村,寨头村,黄家村,两叉村,新联村,新民村,都府村,坪寨村,烂桥村,布坪村,老寨村,高华村,岩背村,三联村,三合村,贡溪村,蒲溪村,塘干村,稳江村,闪溪村,公闪村,凤阿村,碧雅村,大雅村 |
瓮洞镇 | 瓮洞居委会,瓮洞村,黄巡村,阳合村,岑板村,梭平村,克寨村,巨潭村,尖山村,关上村,肖家村,同心村,金子村,上柳村,中柳村,石柳村,新化村,皮冲村,大段村,瓮瓦村,聚溪村,雷合村,岑干村 |
高酿镇 | 高酿居委会,新民村,丰保村,隆寨村,大段村,来溪村,上花村,春花村,皎环村,老海村,白坌村,三寨村,大小圭村,章寨村,良瑞村,亚大村,美引村,界排村,卜洞村,坪场村,坪灶村,邦寨村,富荣村,地坝村,地引村,口洞村,坐寨村,克烈村,圭大村,甘洞村,地良村,硝洞村,瑶江村,优洞村,木杉村,勒洞村 |
石洞镇 | 石洞村,高屯村,皮厦村,槐寨村,汉寨村,屯雷村,空中村,屯集村,高渺村,庇佑村,谢寨村,茂老村,高旦村,坪地村,克寨村,高坪村,柳寨村,冲敏村,摆洞村,盘杠村,岑卜村,宰位村,红坪村,金凤村,红星村,地笋村,下腾村,步甲村,黄桥村,大坪村,高敏村 |
远口镇 | 远口居委会,远口村,黄田村,东风村,远洞村,潘寨村,磨山村,客乡村,农林村,新市村,青云村,六池村,中团村,坡脚村,广溪村,万一村,夏寨村,元田村,大样村,会田村,安浪村 |
坌处镇 | 坌处居委会,坌处村,宰贡村,青浪村,地冲村,雅地村,平茫村,偏坡村,中寨村,大山村,蒋溪村,凤林村,抱塘村,长滩村,三门塘村,大冲村,鸡田村,岩盘村,孔安村,相柳村,地兰村 |
白市镇 | 白市居委会,白市村,窑上村,坪内村,干柴冲村,新舟村,地样村,改内村,炉坡村,中寨村,对江村,小沟溪村,三间桥村,北岭村,坡头村,大沟溪村,民建村,阳山村,兴旺村,双河村,等口村,主山冲村,岩坳村 |
社学乡 | 社学村,红卫村,摆溪村,伞溪村,田冲村,小江村,溪口村,平甫村,长团村,金井村,占溪村,林山村,芹香村,桥联村,金山村 |
渡马乡 | 杨柳村,岩门村,龙盘村,江东村,湾场村,共和村,新坪村,新民村,桥坪村,苗田村,黄劳村,梨山村 |
注溪乡 | 注溪村,下寨村 |
地湖乡 | 永光村,永兴村,江口村,中河村,岩古村 |
竹林乡 | 竹林村,龙塘村,凯寨村,新寨村,棉花村,梅花村,高坡村,栗木村,秀田村,杨家村,双溪村,地坌村,麻阳村,菜溪村,尧田村,花里村,南头村 |
江东乡 | 江东村,大坪村,大溪村,东坡村,分水村,干溪村,高坡村,半山村,兰溪山村,光明村,旧团村,新坪村,大塘村,金鸡村,民和村,五一村,五星村 |
地名由来: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503镇远府《山川》:柱石山“在天柱县北十五里。上有石如柱,县以此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周朝归楚巫黔中地,夜郎所属。秦代属黔中郡。汉初属荆州武陵郡。武帝时改属牂牁河郡。归益州所辖。三国属蜀。晋代属荆州武陵郡,南北朝属郢州武陵郡,隋代改属扬州沅陵郡。唐代属黔中道叙州之境,不久即归朗溪县(今湖南会同郎江)。五代属楚国辖地。后周广顺二年(952年),侗族首领杨正岩以“十峒”自领徽、诚二州,归诚州所辖。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属诚州渠阳县(今沅州贯堡寨);元祐年间(1086—1093年),渠阳县改为渠阳军,崇宁二年(1103年),属靖州所辖。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靖州卫;二十五年(1392年)撤靖州卫左千户,设天柱守御千户所;三十年(1397年)设汶溪千户所;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改所建县,取名天柱,县址凤城(今城关镇),县属湖广,直隶靖州;崇祯十年(1637年)迁县治于龙塘(今社学乡田心寨),更名龙塘县。清顺治四年(1647年)迁县治于雷寨(今天柱乡雷寨村);九年(1652年)县址迁回凤城,复名天柱县;雍正四年(1726年)改属贵州黎平府;十二年(1734年)又改属镇远府,总属贵东道辖管;同治元年(1862年),侗族农民起义领袖姜应芳率农民军攻下天柱县城,县治迁于远口,农民起义军失败,县治回迁原址凤城。1912年属镇远府;1913年改府为道,属镇远道;1923年废镇远道,直隶贵州省;1935年属黎平专署。次年改属镇远专署。1950年1月21日成立县人民政府,属镇远专区。1956年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撤县并入锦屏县。1961年8月恢复天柱县。县政府驻地城关镇。 天柱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复杂,地形以中低山丘为主,山地丘陵占天柱县总面积的97%。海拔多在300~700米。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山脉大多呈东西走向。主要山脉:北有分水岭山脉,中有金凤山山脉,雄居县境中部,为湘黔界山;南有黄哨山脉,山峦起伏,峡谷,盆地相错其间,形成“山丘抱盆,盆中含丘”的独特地貌景观。位于阳寨与三穗县交界的犀牛塘尖坡,主峰海海拔1119.9米,是天柱县的最高峰。 天柱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沛,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性暧湿气候。天柱县年平均气温为16.1°C,1月平均气温为4.7°C,7月平均气温为26.7°C,无霜期281天。日照较长,积温较高,农作物一年两熟或混作二三熟。但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春、夏两季多,秋、冬两季少;西北、西南部偏多,东部偏少。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