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

兰州新区规划范围806平方公里,南北长约49公里,东西宽约23公里。兰州新区规划控制范围位于东经103°29′22″-103°49′56″,北纬36°17′15″-36°43′29″。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甘肃与国内、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和门户,距兰州市区38.5公里,距西宁198公里,距银川420公里。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辖永登、皋兰两县五镇一乡,现有总人口10万人。2012年8月28日,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务院批复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花落兰州新区。
【行政区划】
兰州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永登、皋兰2个县,中川镇、秦川镇、上川镇、树屏镇、西岔镇和水阜乡6个乡镇(街道办),73个行政村,主要民族为汉族,包括回、东乡、藏、土族等民族。目前已对原永登县中川镇、秦川镇整体以及原皋兰县西岔镇的7个行政村,进行托管。
根据兰州新区规划建设方案,新区规划范围内共涉及永登县、皋兰县的6个乡镇、70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其中,对2个镇(永登县中川镇、秦川镇)的全部、1个镇(皋兰县西岔镇)的部分实施委托管理。在兰州新区规划范围内,未实施委托管理的永登县上川镇、树屏镇和皋兰县水阜乡的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不变。委托管理移交工作自2011年4月26日正式启动,6月底前全面完成委托管理移交工作。
永登县中川镇整建制委托新区管理。包括北坪村、陈家井村、陈家梁村、倒水塘村、方家坡村、何家梁村、红玉村、下华家井村、尖山庙村、赖家坡村、廖家槽村、芦井水村、平岘村、史喇口村、兔墩村、西槽村、元山村、周家梁村、宗家梁村、中川社区,共19个行政村、1个社区。
永登县秦川镇整建制委托新区管理。包括保家窑村、红星村、六墩村、上华家井村、胜利村、西小川村、东川村、建新村、龙西村、炮台村、石门沟村、五道岘村、西昌村、小横路村、新昌村、新园村、薛家铺村、尹家庄村、榆川村、源太村、振兴村,共21个行政村。
皋兰县西岔镇部分行政村,委托新区管理。西岔镇共有15个行政村,鉴于实际情况,将火家湾村、四墩村、五墩村、中川村、山字墩村、赵家铺村、窝窝井村,共7个行政村,委托兰州新区管理。委托管理后,四墩村、五墩村、火家湾村,就近由秦川镇管辖,中川村、山字墩村、赵家铺村、窝窝井村,就近由中川镇管辖。西岔镇建制及其余8个行政村,的隶属关系和管理体制保持不变。
【历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时代(距今四千多年),该区域已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统兵出陇西,“北却匈奴,西逐诸羌,乃渡河湟,筑令居塞”,从此正式纳入西汉的版图,属金城郡管辖。唐武德二年(619年),设广武县,乾元二年(759年),又改广武县为金城县,归陇右道兰州辖;安史之乱后,吐蕃占据。北宋景德年间,为西夏占领,属西凉府,至神宗时收复这一带。元代隶属于金城郡,明洪武二年起经清代、民国隶属于永登县。解放后,先后归甘肃省武威专区、定西专区管辖,1970年,归兰州市至今。
附永登地名由来:据《水经·河水注》记载:“(涧)水出令居县西北塞外,南流逕其县故城西,又南逕永登亭西,历黑石谷,南流注郑伯津。”永登亭即旧永登县治。
城关镇 南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南街村,北街村,百灵观村,高家湾村,五渠村,满城村
红城镇 宁朔村,永安村,徐家磨村,华家山村,野泉村,下河村,进化村,凤山村,玉山村
中堡镇 北坪台居委会,金城居委会,五里墩村,汪家湾村,塘土湾村,中堡村,清水河村,罗城滩村,大营湾村,何家营村,鲁家庄村,邢家湾村
武胜驿镇 屯沟湾居委会,武胜驿村,富强堡村,新民村,聂家湾村,霍家湾村,道顺村,石门砚村,黑林村,火家台村,烧炭沟村,金嘴村,向阳村,兑角村,兰草村,马荒村,五段村,长丰村,旅顺村,大利村,奖俊埠村,三庄村,缸子沟村,石家滩村
河桥镇 南关居委会,连铝居委会,河桥村,南关村,马莲滩村,团结村,马军村,乐山村,蒋家坪村,七里村,四渠村,敖塔村,主卜村
连城镇 铁家台居委会,浪排村,连城村,东河沿村,淌沟村,丰乐村,永和村,明家庄村,牛站村
苦水镇 周家庄村,大沙沟村,寺滩村,苦水街村,转轮寺村,沙湾村,大路村,胡家坝村,十里铺村,下新沟村,上新沟村,新屯川村
中川镇 中川社区西槽村,兔墩村,周家梁村,何家梁村,尖山庙村,元山村,华家井村,廖家槽村,陈家井村,赖家坡村,史喇口村,宗家梁村,红玉村,芦井水村,平岘村,方家坡村,陈家梁村,倒水塘村,北坪村
秦川镇 五道岘村,炮台村,尹家庄村,西小川村,保家窑村,上华家井村,胜利村,六墩村,源太村,石门沟村,小横路村,振兴村,新园村,建新村,西昌村,东川村,红星村,龙西村,薛家铺村,新昌村,榆川村
大同镇 王家坪村,郭家墩村,北同村,南同村,泉水沟村,高岑村,安山村,新农村,青寺村,贾家场村,保家湾村,跌马沟村,长川村
龙泉寺镇 福山村,瑞芝村,胡家湾村,龙泉村,水槽沟村,河西村,杨家营村,费家湾村,童家窑村,花园村,长涝池村,官路沟村,大涝池村,土门川村,碱柴井村,深沟村
树屏镇 树屏村,上滩村,刘家湾村,毛茨村,哈家咀村,东沟村,崖头村,杏花村
上川镇 黄茨滩村,红井槽村,砂梁墩村,甘露池村,达家梁村,四泉村,古联村,祁联村,苗联村,涝池滩村,五联村,上古山村,下古山村,东昌村,天山村
柳树乡 复兴村,牌路村,涧沟村,柳树村,营儿村,黑城村,山岑村,李家湾村,康家井村,韩家井村,孙家井村,清水村,红沙川村,教场村
坪城乡 长山河村,白土咀村,满塘村,中塘村,坪城村,歇地沟村,横沟村,高家湾村,火石洞村,英鸽咀村,井儿沟村,三岔村,小沙沟村
民乐乡 细沟村,普贯村,前庄村,卜洞村,铁丰村,柏杨村,八岭村,玉泉村,西川村,清泉村,红岭村,南沟村,漫水村,中川村,先锋村,黑龙村,大湾村,井滩村,绽龙村,宽沟村,小有村,安仁村,下川村
通远乡 牌楼村,晓林村,上坪村,边岭村,团庄村,青岭村,临坪村,捷岭村,张坪村,涝池村
七山乡 长沟村,庞沟村,官川村,苏家峡村,地沟村,前山村,鱼盆村,雄湾村,岢岱村
附皋兰地名由来:清乾隆三年(1738年)改兰州为皋兰县,为兰州府治驻地,皋兰县名始于此时,县名乃以境内有皋兰山而得。清乾隆三年(1738年)置皋兰县,为兰州府治。以兰州城南皋兰山得名。1913年裁府留县。1955年皋兰县迁驻石洞寺。
石洞镇 城南社区,城北社区,三川口社区,庄子坪村,东湾村,中堡村,魏家庄村,蔡河村,豆家庄村,文山村,涧沟川村,明星村,丰水村
西岔镇 阳洼窑村,岘子村,团庄村,漫湾村,陈家井村,西岔村,铧尖村,段家川村,五墩村,四墩村,火家湾村,中川村,山字墩村,赵家铺村,窝窝井村
忠和镇 忠和村,崖川村,丰登村,平岘村,六合村,盐池村,罗官村,水源村
什川镇 上车村,长坡村,南庄村,北庄村,上泥湾村,下泥湾村,河口村,打磨沟村,接官亭村
黑石川乡 石青村,白坡村,大横村,三和村,黑石村,和平村,星湾村,白崖村,中窑村,红柳村,新地村
中心乡 中心村,九合村,兰沟村,高山村,钱家窑村,头沟村,李家沟村,三坪村,朱家井村,曹家湾村,碱水沟村
水阜乡 彬草村,涝池村,砂岗村,水阜村,燕儿坪村,长川村,老鹳村
【人文环境】
兰州新区位于秦王川盆地,是兰州、白银两市的接合部,地处兰州、西宁、银川3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也是甘肃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门户。甘肃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张克复先生这样描绘秦王川:银河落地自天堂,吐绿黄沙着靓装。苦甲陇中成往事,黑川烂漫稻花香。早在新石器时期,秦王川地区就有人类活动的印记。在此后数千年的岁月更迭中,逐渐形成定居局面。到了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开辟河西,从此秦川随永登县归西汉版图,属金城域管辖,民国时期归永登八区管辖。
据史料记载,隋朝末年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金城兰州校尉、山西万荣县人薛举,在兰州起事,号称西秦霸王,建立地方政权,秦王川成为西秦霸王薛举屯牧之地,并将原来的晴望川改名为秦王川。秦王川的名字,就自薛举而来,并一直沿袭至今。
【资源状况】  引大入秦工程是一项跨流域调水的大型水利工程,投资近30亿元,经20年建设完成。工程所引之水来自发源于祁连山脉的大通河,在甘肃天祝与青海互助交界的天堂寺处引水,总干渠长87公里,经东一、二干渠进入秦王川地区,再经支、斗、农渠分水进入田间地头。作为黄河的二级支流——大通河,其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一、二类标准。该工程每年引水能力在4.43亿立方米,初设灌溉面积86万亩,节水灌溉97.97万亩。10多年来,引大入秦的实际灌溉面积每年已达35万亩至40万亩。如果将引大工程充分利用,每年的引水能力可达到8亿立方米。
【教育科研】目前,兰州新区托管范围内有中小学49所,在校学生人数11335人,教职工人数837人;幼儿园22所,在园幼儿园数2465人,教职工110人。
【医疗卫生】目前,兰州新区托管范围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个(2个乡镇卫生院、1个民办医院),村,卫生所47个,个体诊所56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覆盖新区各乡镇,2011年新区参合农民10.56万人,参合率达96%,年人均筹资240元,省、市、县、乡四级医院报销比例分别达到50%、65%、75%、90%。<
【交通系统】兰州新区航空条件便利,拥有甘肃省唯一的国际航空港——兰州中川机场。高速公路直通兰州中心城区,另有省道201线穿盆地而过。根据兰州新区总体规划,将构筑起兰州新区与外部联系的综合交通系统,形成“三纵一横”的区域交通联系廊道。“三纵”:兰州-张掖城际铁路、机场高速、快速路(201省道提级)形成西部交通廊道;兰州新区-安宁快速路,形成中部廊道;兰州新区城关快速路,兰州市区-兰州新区市域轨道形成东部廊道。“一横”:白银-兰州新区-兰新铁路联络线、白银-兰州新区城际铁路、白银-中川机场高速形成兰州新区至白银交通廊道。
【发展现状】
——规划编制。新区总体规划由中规院负责编制,前期所有工作已完成,目前已上报省政府审批。核心区控制性详规,道路、供水、供热、供电等15个专项规划,“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及产业规划已编制完成,循环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等规划正在编制。
——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1年已开工建设道路共9条,总里程达75公里,其中“四纵四横”城市道路50公里,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水秦快速通道25公里,目前已完成路基土方工程。水、电、气、暖、污水处理等城市公用工程有序推进,石门沟水库已开工,给水厂正在进行前期工作,铺设自来水管网26公里,第一污水处理厂、热电联产项目完成预可研与选址,应急调峰热源厂2012年10月建成使用,天然气供气站完成门站位置选址,铺设中压、次压管网15公里,2012年5月向新区供气,330kV变电站、110KV空港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110kV源泰变电站即将完成投入使用。
——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2011年引进实施招商引资项目58个,到位资金35.26亿元,2011年完成年计划的117.5%。其中:大成自动化、兰州吉利汽车扩能改造等8个项目基本建成,三一重工、中铁建高端装备制造等20个项目正在建设,海默科技产业园、亚盛集团现代农业设备生产等30个项目即将开工。各项社会事业项目加快推进,甘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中医学院兰州新区校区已完成选址,正在做开工前准备,省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省消防总队战勤保障基地等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
——生态建设方面。目前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63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56万株;完成生态湖2号湖滨区土方开挖工程,开挖土方115万立方米。
——重点项目建设。舟曲灾后重建转移安置区住宅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寄宿制高中等所有工程完成主体,配套建设的路、水、电、暖等设施正在同步跟进,2012年8月交付使用。总投资29亿元、总面积123万平方米的安置住房已开工建设,2012年入冬前投入使用,可安置拆迁群众9000多户。
兰州新区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是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也是祁连山脉东延之余脉插入陇西盆地的交错地带。地区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貌类型,平川、梁峁、沟壑及河谷地貌发育。整个地域宽阔,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西两面是低矮黄土山丘,南北长60公里,东西最宽处21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910米。土质多为黄绵土,土层深厚,表面土层平均厚度在0.5~3米之间,自然植被稀疏。境内有季节性河流李麻沙沟,呈南北向。中川以下进入谷地。甘家滩以下入皋兰县,再南经兰州市安宁区沙井驿注入黄河,年径流量为354.8万立方米,长103.9公里。
兰州新区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风少雨,夏无酷暑,秋季温凉。年平均气温6.9℃,一月平均气温-7.3℃,七月平均气温20.5℃;年平均降水量300~350毫米,年蒸发量1880毫米;全年平均无霜期139天,年日照量1744~2659小时,日照率60%;最大冻土深度约1.1米;农作物一年一熟;夏秋多东南风,冬春多西北风,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年平均风速2.3米/秒。

精选留言

兰州兰州新区简介
sample
2023-10-21
写留言
签到
投稿
QQ咨询
返回顶部